沈马组合再登春晚,创新形式助推地方文化出圈
沈马组合再登春晚,创新形式助推地方文化出圈
1月28日晚,2025年央视春晚如期而至,沈腾和马丽这对黄金搭档再次登上舞台,为观众带来小品《金龟婿》。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晚首次在重庆、武汉、拉萨、无锡设置了分会场,分别代表巴渝文化、楚文化、雪域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这种创新形式不仅丰富了春晚的内容,更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
《金龟婿》:熟悉的配方,意外的戛然而止
在《金龟婿》中,沈腾饰演马丽的准女婿,上演了一个关于“提灯定损”的故事。然而,这个本应充满笑料的小品却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对此,春晚导演组回应称,这是沈腾和马丽为了给观众留下悬念,特意设计的“未完待续”。
分会场创新:地方文化的集中展示
今年春晚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分会场的设置。四个分会场分别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重庆分会场:以8D魔幻城市著称的重庆,通过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展现了巴渝文化的独特魅力。28级台阶的主舞台设计,既象征着重庆直辖28年的历程,也寓意着城市的发展步步高升。
武汉分会场: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武汉通过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展现了荆楚大地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活力。
拉萨分会场:雪域高原的神秘与神圣,通过藏族歌舞和民俗表演,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西藏独特的人文风情。
无锡分会场: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灵秀,通过评弹、昆曲等传统艺术,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细腻与优雅。
沈马组合:从主会场到分会场的“文化使者”
作为春晚的常驻嘉宾,沈腾和马丽不仅在主会场带来了精彩的小品,更是在分会场的表演中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他们通过与当地演员的互动,将小品艺术与地方文化巧妙融合,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
观众反响:创新形式赢得广泛好评
这种主会场与分会场联动、语言类节目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形式,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许多网友表示,这种形式不仅让春晚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地方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这种创新形式的成功,为未来春晚的节目编排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会场的设置,春晚不仅能够展现更多元的文化内容,更能够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这种形式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欣赏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
正如春晚导演组所说:“春晚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年夜饭,更是一扇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2025年央视春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为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春晚上,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尝试,让春晚这道“年夜饭”越来越丰盛,越来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