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创新机遇
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创新机遇
“战略决定一切,战略聚焦具有最高的效率。”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在《管理世界》杂志上如是说。面对人类平均寿命即将突破百岁的长寿时代,这无疑是一场关乎全人类的重大战略课题。
人口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80岁。这一变化带来了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人,占比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人,占比15.4%。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自2012年起,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2023年末约为8.6亿人,占全部人口的61.3%。更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中的青年群体占比下降,而大龄群体占比上升,这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长寿经济:新形态与新机遇
面对这一人口结构的巨变,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在被重塑。陈东升在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提出,“长寿经济是伴随着长寿时代产生的一个新的经济形态”。这种新经济形态的核心是满足长寿人群的健康养老需求,涉及医疗、护理、保险、休闲等多个领域。
泰康保险集团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陈东升表示,“泰康方案”的本质是用保险的方式为客户累积财富,持续打造最佳最优养老筹资模式,为客户提供医养康宁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养老服务。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问题,也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长寿时代的影响远不止于人口结构和经济模式,它正在全方位地改变我们的社会。
家庭结构正在重塑。传统的“三代同堂”可能演变为“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这不仅改变了家庭内部的关系,也对社会福利制度提出了新要求。教育体系也在发生变革。随着寿命延长,终身学习将成为常态。人们可能在不同阶段重返校园,更新知识体系,为职业生涯的多次转换做准备。
就业市场也在经历深刻调整。一方面,延迟退休将成为必然趋势。专家指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上世纪50年代确定的,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到50岁,而现在已接近80岁,退休年龄的调整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大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将增加。据统计,当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4年,大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他们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应对之道:从观念到实践
面对长寿时代的挑战,陈东升提出了三个核心要素:观念、服务和支付。
在观念层面,需要打破传统的“退休”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工作的理念。在服务层面,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支付层面,需要创新金融产品,为长寿人生提供持续的经济保障。
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退休制度改革。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如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结语:机遇与挑战并存
长寿时代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它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和可能。正如陈东升所说,“要以积极的理念迎接长寿时代的挑战”。这不仅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开创一个充满活力的长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