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后哀牢山如何继续保护生态?
国庆后哀牢山如何继续保护生态?
今年国庆假期,哀牢山因其独特的地形和丰富的生态系统成为网络热搜焦点。随着游客数量激增,如何在旅游热潮中保护这一宝贵的生态资源成为了公众和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哀牢山的生态价值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跨越楚雄州、玉溪市、普洱市等州市,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这里保存了世界同纬度面积最大、人为干扰最少、最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狗熊、野猪、毒蛇等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
国庆期间的游客激增
2024年国庆期间,哀牢山景区接待游客19114人,同比增长15.69%,收入414795元,同比增长2.75%。游客数量的激增给景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方面,游客的大量涌入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哀牢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游客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
当前的生态保护措施
面对游客激增带来的挑战,哀牢山景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景区加强了交通疏导和安全管理,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提高救援能力,加强垃圾清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同时,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访客须知,提醒游客不要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
借鉴其他保护区经验
中国石油在多个地区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通过数智技术赋能生态发展,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工作,为哀牢山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例如,大庆油田果午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注重用数智技术不断赋能生态发展,创造性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工作;长庆油田苏6区保护地应用安眼平台、无人机、机器人、光纤震动等多项高新技术,常态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
未来生态保护建议
科学规划:合理设置游客容量限制,避免过度开发。可以借鉴敦煌莫高窟的经验,对进入景区的人数、停留时长等进行严格控制。
加强宣传:加大对哀牢山自然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价值的公共科普宣介力度,唤醒游客大众“保持距离也是关爱大自然”的公益心。
数字化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监测。
社区参与:鼓励当地社区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形成多方合力。
“云旅游”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主动向社会公众分享哀牢山原始森林景观、珍稀动植物状况等文旅资源,鼓励游客以“云分享”替代实地打卡。
结语
哀牢山的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必须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哀牢山的美丽和神秘得以长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