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冰治水传奇:都江堰宝瓶口的历史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冰治水传奇:都江堰宝瓶口的历史揭秘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6/16/nw.D110000renmrb_20240616_1-08.htm
2.
https://www.sohu.com/a/774135421_121423716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03A02D5700
4.
https://www.yangtse.com/content/1934287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3%BD%E6%B1%9F%E5%A0%B0
6.
https://m.qidian.com/ask/qenmituycyc
7.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4/82502616.html
8.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401/78148/33933.html

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的岷江之上,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已经静静地守护了这片土地两千多年。它就是被誉为“天府之国”生命线的都江堰。作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首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

01

李冰治水:从洪水猛兽到灌溉良田

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守。当时的蜀地,岷江水患频发,每到洪水季节,江水泛滥成灾,冲毁农田,淹没村庄。而到了枯水期,又常常干旱缺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冰决心治理岷江,根除水患。

李冰带领当地人民,经过详细的勘察和精心的设计,决定在岷江上游的玉垒山开凿一个引水口,将江水引入成都平原,既可防洪,又能灌溉。这个引水口就是后来被称为“宝瓶口”的关键工程。

02

宝瓶口:巧夺天工的水利工程

宝瓶口的开凿堪称古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李冰采用了“火烧水浇”的方法,先用火将岩石烧热,再用冷水浇淋,使岩石爆裂,然后进行开凿。经过八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在玉垒山的坚硬岩石上开凿出一个宽20米、高18.8米、长36米的引水口。

宝瓶口的设计十分精妙。它形似瓶颈,上宽下窄,既能控制内江的进水量,又能过滤泥沙。在宝瓶口的右侧,还刻有几十条分划,每划间距为一市尺,这是中国最早的水位标尺,用于观测水位涨落。宋朝时水则仅有十划,清朝时已达到二十四划,足用的水则数随着都江堰灌溉面积的扩大而增加。

宝瓶口与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03

都江堰:历史的见证与现代的传承

都江堰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成都平原的命运。它不仅解决了岷江水患,还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据史料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都江堰的工程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道法自然”的理念。它不破坏自然资源,而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实现了人、地、水三者的高度和谐统一。这种生态智慧,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都江堰不仅是重要的水利设施,更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站在伏龙观俯瞰,只见岷江水穿流而过,宝瓶口如同一个巨大的瓶颈,控制着内江的水流。不远处的飞沙堰静静地横卧在江面上,仿佛在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传奇故事。

都江堰,这座凝聚了古人智慧的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向世界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