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探秘:张石铭旧居 vs 张静江故居
南浔古镇探秘:张石铭旧居 vs 张静江故居
南浔古镇,这座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千年古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在这里,两座承载着不同历史故事的名人故居——张石铭旧居和张静江故居,成为了了解南浔历史文化的最佳窗口。
张石铭旧居: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张石铭旧居,又名懿德堂,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长孙张钧衡(字石铭)的住宅。这座建于清末的宅邸占地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共有中西式楼房150间,被誉为“江南第一民宅”。
走进张石铭旧居,仿佛置身于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博物馆。宅邸的大厅后是内厅,俗称“女厅”。楼上住女眷,楼下是公共空间。砖雕门楼的门楣上“竹苞松茂”也出自《诗经》,看来是寄托了家族兴旺的心愿。有人注目旧宅所用的法国菱形蓝色银光手绘刻花玻璃,我在意的则是这里住过张石铭的母亲桂太夫人。正是她别具慧眼,买下了上海一块宝地。
张石铭旧居的建筑布局严谨,装饰精美。宅邸内有砖雕门楼,门楣上刻有“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寄托了家族兴旺的心愿。最引人注目的是那150间中西合璧的楼房,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雕梁画栋,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展现了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张静江故居:清代传统建筑的典范
与张石铭旧居相比,张静江故居则展现了另一种建筑风格。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所建。这座坐北朝南的宅邸保持了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张静江故居的建筑布局严谨,装饰精美。宅邸按东、中、西三条轴线排列,主体建筑为张静江故居。中轴线为主轴线,主体建筑为张静江故居;左、右辅轴线由楼屋、楼厅、天井等组成。建筑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作为研究张静江生平的历史遗存,张静江故居不仅是江南民居的典型代表,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2013年,张静江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得到了充分认可。
两位名人的不同人生
张石铭和张静江,虽然都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后人,但他们的生活轨迹却大不同。
张石铭是张颂贤的长孙,以经商为主,拥有大量地产,是南浔首富之一。他不仅在南浔拥有庞大的产业,还在上海等地拥有价值500万银圆的地产。张石铭的商业帝国一度排名上海富豪第三,其孙子张葱玉更是凭借家传的字画古籍,成为了一流的收藏家。
张静江则是张颂贤次子之子,走上了与张石铭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他投身政治,成为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曾担任国民党要职。张静江故居见证了这位民国奇人的成长历程,也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变幻。
实用游玩攻略
游览张石铭旧居和张静江故居,建议安排在同一天。从杭州或上海出发,乘坐高铁或汽车到达南浔古镇。游览路线可以是:小莲庄→张石铭旧居→刘氏梯号→十字港码头→宜园→张静江故居→百间楼。
在南门游客中心凭车票和身份证可以录入人脸,所有小景点都免门票。十字港码头的游船每半个小时发一次,可以乘坐游船游览部分景点。百间楼沿街有围炉煮茶和小炒,可以在此休息用餐。景区内有多家民宿可供选择,建议选择靠近小莲庄入口的民宿。
南浔古镇的美食也值得一试。浔蹄香味浓郁,红润油亮,酥而不烂,肥而不腻。双交面酥肉色泽红润,爆鱼汤汁鲜而不腥,可根据喜好选择浇头。定胜糕松软清香,入口甜糯。风枵特色美食,软糯香甜。熏豆茶南浔很多地区把熏豆茶作为招待亲朋的首选饮品。
南浔古镇以其独特的景区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游玩项目和难忘的游玩体验,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喜欢拍照打卡的游客,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