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州龙兴寺遗址:600余尊佛像改写东方美术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州龙兴寺遗址:600余尊佛像改写东方美术史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2233033_118622
2.
https://www.sohu.com/a/852217968_77251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4A0863J00
4.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9/04/content_lbWXpGCWog.html
5.
http://www.qingzhou.gov.cn/21/8a1af45778498a6a0178bad3d0d8004d/1762648931910684672.html
6.
http://www.eeo.com.cn/2024/0417/652723.shtml
7.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85095
8.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85625

1996年10月,山东青州,一场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正在悄然展开。在青州市博物馆对面的益都师范学校新操场扩建工地上,一个土质异常的洞口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一个埋藏了千年的佛教造像窖藏重见天日,600余尊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惊艳了世人。

01

被意外发现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个偶然发现的窖藏坑南北长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律地埋藏着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这些造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分上下三层,坐像立式摆放,头像沿壁边缘排放,最上层的造像上还有席纹,并有祭烧过的痕迹。考古人员还在窖坑东侧发现了运送佛像的坡道,表明这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宗教仪式活动。

在窖藏坑的南部,考古人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建筑基址,这就是始建于南朝的龙兴寺遗址。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布局完整,展现了唐代以前寺院的原始风貌。已探明的大殿基础东西长30米,南北宽25米,可以想象当年这座被誉为“东方甲寺”的宏伟规模。

02

改写东方美术史的“青州风格”

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震惊世人。这批造像九成以上属于北朝晚期的遗物,最早的纪年为北魏永安二年(529年),最晚的造像纪年为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

北魏时期的造像更多地体现了北方中原的风格,而自东魏开始,山东样式的特征逐渐显现。特别是北齐时期,青州佛教造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佛像衣饰轻薄贴体,面相丰满圆润,宽肩隆胸,独具韵姿;菩萨像则满身雕饰,华贵高雅,柔美绰约。这种独特的“青州风格”一改其他地区造像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对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造像保留了较为完好的贴金和彩绘装饰。贴金用于佛像皮肤裸露处,表示佛为金身,也用于装饰纹样和饰品;彩绘则广泛应用于服饰的颜色和样式、装饰花纹等,使造像更富有层次感,金与彩也使佛、菩萨的世界更神圣绚丽、充满生机。

03

东夷文化的瑰宝

青州,古称“海岱惟青州”,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先后发现了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见证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龙兴寺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青州在东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南北朝时期,青州之地属于南朝,青州龙兴寺便是南朝齐北海郡太守刘善明的私人佛堂。刘善明舍宅为寺,经北魏、东魏的发展,到北齐时期初具规模,被誉为“东方之甲寺”。唐武则天时改名为大云寺,开元年间始号“龙兴”。宋金之交,寺院因战火而日渐荒芜,到明洪武年间,寺院地上建筑荡然无存,龙兴寺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1996年的考古发现,不仅让这座消失的千年古寺重见天日,更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和东夷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被誉为“改写东方美术史的重大发现”,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2021年又获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今天,这些珍贵的文物被收藏在青州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当你漫步在青州古城,不妨走进青州博物馆,近距离感受这些千年佛像的微笑,聆听它们诉说那段尘封的历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