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龙兴寺佛像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龙兴寺佛像的秘密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2233033_118622
2.
https://www.sohu.com/a/852217968_77251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4A0863J0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EGBQGK052183SQ.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76102
6.
https://m.weibo.cn/u/1264474925?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6366682631&featurecode=newtitle%E5%A4%8D%E4%BB%87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5/09/73933470_1125366012.shtml
8.
http://www.eeo.com.cn/2024/0417/652723.shtml
9.
http://www.eeo.com.cn/2024/0827/682665.shtml
10.
https://www.cnacs.net.cn/19/202403/5844.html

1996年10月,山东青州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场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正在悄然展开。随着推土机的轰鸣,一个埋藏了千年的秘密重见天日——600余尊精美的佛教造像从地下窖藏中出土,这些跨越北魏至北宋时期的佛像,不仅数量惊人,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改写了东方美术史。

01

东方甲寺的惊世发现

这批佛像出土于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坑南北长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律地埋藏着各类佛教造像。最大的高达320厘米,最小的仅20厘米,材质包括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及泥塑等。造像排列有序,分上下三层,坐像立式摆放,头像沿壁边缘排放,最上层的造像上还有席纹,并有祭烧过的痕迹。

龙兴寺始建于南朝,原为刘善明的私人佛堂,后经北魏、东魏的发展,到北齐时期成为“东方甲寺”。唐代改名为大云寺,开元年间始称“龙兴”。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已探明的大殿基础东西长30米,南北宽25米,展现了唐代以前寺院的原始风貌。

02

独步天下的“青州微笑”

这批造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学界誉为“青州微笑”。这种风格在北齐时期达到顶峰,佛像面相丰满圆润,宽肩隆胸,表情宁静而慈祥,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智慧与慈悲。

青州佛造像的工艺精湛,集圆雕、浮雕、高浮雕、透雕、线刻、贴金、彩绘等多种技法于一身。背屏式造像的构图巧妙,莲瓣形背屏上主尊佛像与胁侍菩萨布局严谨,飞天、宝塔、龙口衔莲花等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03

跨越千年的艺术传承

青州佛造像的风格演变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北魏时期的造像更多是北方中原的跟随者,自东魏开始,山东样式的风格逐渐显现。北齐时期,秀骨清像的特征被取代,背屏式浮雕造像几乎消失,单体圆雕造像面部丰满圆润,服饰轻薄贴体,显露出健康优美的身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韦正指出,青州造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笈多艺术。笈多艺术强调身体的轮廓和起伏,轻薄的服饰紧贴身体如刚出水一般,这种艺术形式与刚健的犍陀罗艺术双峰并峙,都对中国佛教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青州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在北齐时期的特殊地位,几乎独得笈多艺术之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中国式审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青州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对后世的佛教造像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批造像的出土,不仅填补了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空白,更为研究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们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非凡创造力。

如今,这些珍贵的佛造像被妥善保存在青州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每一件造像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它们的微笑穿越千年,依然温暖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