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必打卡:同得兴枫镇大面、陆稿荐酱汁肉、潘玉麟糖粥、松鹤楼松鼠桂鱼
苏州必打卡:同得兴枫镇大面、陆稿荐酱汁肉、潘玉麟糖粥、松鹤楼松鼠桂鱼
来苏州旅游,怎能错过这些地道美食?同得兴的枫镇大面,每年5月到10月供应,汤底浓郁,五花肉鲜美;陆稿荐的酱汁肉,肥而不腻,色泽诱人;潘玉麟糖粥摊的桂花鸳鸯糖粥,香甜软糯,每天中午限量供应;松鹤楼的松鼠桂鱼,历史悠久,金庸先生都曾为其点赞。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绝佳,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绝对是你的苏州之旅不可错过的美味体验!
同得兴枫镇大面:一碗面里的江南味道
同得兴的枫镇大面是苏州夏季面的代表作,也是苏州人夏季餐桌上的“白月光”。这碗面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独特的汤底和浇头。
汤底是用酒酿、虾籽、冰糖等材料熬制而成,清清爽爽,带着微微的甜味,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能很好地衬托出面的鲜美。浇头则是用五花肉制成的“面浇头”,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与清汤完美融合。
这碗面的美味秘诀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面条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细长柔软,入口滑爽。而五花肉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炖煮,才能达到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口感。最后,将煮好的面条捞出,浇上清汤和五花肉,撒上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枫镇大面就完成了。
陆稿荐酱汁肉:200年传承的苏州味道
陆稿荐的酱汁肉是苏州的传统名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道菜最初叫酒焖汁肉,后来改用红米着色,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酱汁肉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需要选用新鲜、肥瘦适宜的肋条猪肉,经过剔骨、切块等工序。然后将肉与红米同煮,使肉色鲜艳。接着将肉放入锅中,加入“红出水”的汤,用急火烧沸后加入酱油和绍兴酒,再用急火烧1小时40分钟。最后加入白糖,再用急火烧30分钟就完成了。
陆稿荐的酱汁肉具有“色泽桃红,甜而不腻,酥而不烂,入口而化”的特点。肉质鲜嫩多汁,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带有淡淡的酒香和甜味,让人回味无穷。
潘玉麟糖粥:一碗暖暖的苏州味道
潘玉麟糖粥是苏州的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桂花鸳鸯糖粥闻名。这碗糖粥每天中午限量供应,常常需要排队才能品尝到。
糖粥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粥底采用优质糯米,经过长时间熬煮,使米粒充分软糯。上层是用桂花和红糖熬制的糖浆,香甜浓郁。而最特别的是其中的“鸳鸯”元素:一半是白粥,另一半则是加入了红糖和桂花的糖粥,两种口感和味道在一碗中完美融合。
这碗糖粥不仅美味,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创始人潘玉麟是一位普通的苏州小贩,他凭借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传统工艺的坚持,将这碗糖粥发扬光大,成为了苏州的特色小吃。
松鹤楼松鼠桂鱼:金庸先生都赞不绝口
松鹤楼的松鼠桂鱼是苏州的传统名菜,也是松鹤楼的招牌菜。这道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松鼠桂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需要选用新鲜的桂鱼,经过精细的刀工处理,使其呈现出松鼠的形状。然后将鱼裹上淀粉,油炸至金黄酥脆。最后淋上特制的番茄酱汁,使鱼肉外酥里嫩,酸甜可口。
这道菜不仅美味,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据说金庸先生在品尝了松鹤楼的松鼠桂鱼后,赞不绝口,还专门为其写了一篇美食评论。这道菜也因此成为了松鹤楼的招牌菜,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这些美食不仅是苏州的特色小吃,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和历史渊源。它们见证了苏州的繁华与变迁,也成为了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苏州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些地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