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常州国资:从百亿投资到万亿城市
“股神”常州国资:从百亿投资到万亿城市
2024年8月30日,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基金发布中期报告,披露了其前十大场内持有人名单。其中,一家地方国资机构——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5.92%的份额占比位居榜首,目前持有市值达1081.98万元。更引人注目的是,这笔投资始于2020年6月末,四年来该基金场内价格涨幅高达99%,展现出惊人的投资眼光和定力。
成立于2002年的常州投资集团,是在常州市政府批准下,由常州市信托投资公司、常州市投资公司和常州常信集团等三家地方金融企业合并组建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常州市级控股参股当地金融机构的主要平台,常州投资集团不仅持有东海证券20%以上的股权,还是江南农商行(常州最大的地方银行)10%的股东。
在投资策略上,常州投资集团展现出独特的视野和魄力。其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截至2023年3月末,集团主要在投股权投资基金达58个,投资总额10.24亿元;创投类业务在投项目104个,投资余额6.93亿元。其中,直投项目76家,投资股权基金类27家,参与管理基金类1家,已通过转让、上市等方式退出项目55家,获得投资收益共计5.35亿元。
这种前瞻性的投资策略,为常州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常州市携手北方第一地级市烟台,双双迈进“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第26个万亿GDP城市。在《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常州排名第五,是前十强城市中唯一的三线城市,排名甚至高于广州、合肥等城市。而在“新能源投资热度”一项的排名中,常州更是高居全国第一,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吸引力。
与合肥模式相比,常州更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技术研发。以中创新航项目为例,常州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设立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将核心技术和研发端一并移植到常州,成功培养出一支动力电池的产业工人队伍。这种“引资+引技”的模式,为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相比,常州投资集团的投资策略更侧重于本地产业培育。虽然两者都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淡马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活动,而常州投资集团则将更多精力放在本地产业的孵化和培育上,通过投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常州投资集团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方国资平台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纷纷号召过“紧日子”,一些省份甚至提出要“砸锅卖铁”化解债务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常州投资集团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投资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的做法,为各地政府拓宽财政来源、增强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然,这种投资策略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例如,如何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如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等。但总体而言,常州投资集团的投资模式为地方国资平台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常州投资集团的实践表明,地方国资平台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来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这对于拓宽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增强其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