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古城:千年的文化传承
丽水古城:千年的文化传承
在浙闽交界的群山之中,有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城——丽水。自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州建县以来,这座古城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从唐代的三赕城到元代的大叶场,再到明清时期的繁荣,丽水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诉说着千年的文化传承。
西街:千年古城的活化石
丽水古城的核心区域是西街,这条全长1417米的古街自唐朝建龙泉县时就已存在。漫步在这条延绵数里的古街上,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是保存完好的黑瓦房、马头墙,75处历史建筑错落有致,每一处都凝结着历史的痕迹。
西街不仅是建筑的集中展示,更是一首流淌千年的古典诗。古民居、老店铺,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古城的故事。云水渠,这条龙泉保留至今最完整的古老水利系统,渠水潺潺,沿街而下,清晨百姓提桶取水的场景,成为一代又一代龙泉人不可磨灭的乡愁。
非遗瑰宝:文化的活态传承
丽水古城不仅有静态的历史建筑,更有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鱼灯舞,这一被列入国家非遗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遐迩。鱼灯舞融合了青田渔文化和民间艺术,舞者模仿鱼的生活习性,动作优美灵动。近年来,青田鱼灯舞频频亮相国内外重大活动,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丽水鼓词,以丽水方音说唱,是当地百姓自己的“rap”。鼓词艺人手持竹板,敲击小鼓,一腔一韵间尽显处州风土人情。这种独特的说唱艺术,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传承。
保护与传承:让文化焕发新生
面对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丽水人深知保护的重要性。2016年,松阳县启动“拯救老屋行动”,这是全国唯一的整县推进试点项目。通过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和村民共同参与,2500多幢传统老屋实现挂牌保护,260多座宗祠、20多座古廊桥、1200多幢老屋得到修缮保护。
在保护过程中,丽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龙泉市西街为例,当地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还通过“旧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未来社区”。通过完善教育、医卫体系,增设老年活动场所,提供托育服务等措施,让居民在享受现代便利的同时,延续古城的生活方式。
一栋老屋,一条老街,一条窄巷,在流动的年年岁岁间,记载着来往过客的故事。保护好文化遗产,留住一抹浓浓的乡愁,让散落之江大地上的古城古镇古村处处好风景,浙江一直在努力。
丽水古城,这座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魅力。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融,千年古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