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共识: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最新诊疗方案
中国专家共识: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最新诊疗方案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2024年,中国多个权威医学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为这一领域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最新指导。
侧方淋巴结转移:直肠癌治疗的关键挑战
侧方淋巴结(LLN)是指位于盆腔侧壁的淋巴结,包括髂内、髂外、闭孔等区域。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侧方淋巴结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也是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侧方淋巴结转移,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诊断标准:高分辨率MRI是金标准
共识指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侧方淋巴结转移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 短径5-10mm的淋巴结被视为可疑转移
- 短径≥10mm的淋巴结可确诊为转移
这一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辅助治疗后的淋巴结评估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治疗策略: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是主流
针对侧方淋巴结转移的治疗,专家共识推荐采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具体策略包括:
新辅助治疗:对于影像学确诊的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建议首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这有助于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后,需重新评估淋巴结状态。如果淋巴结影像学未消失,应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如果影像学显示淋巴结消失,则可选择随访观察。
个体化治疗:对于dMMR/MSI-H(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高)的直肠癌患者,可优先考虑免疫治疗。这类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较好,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临床实践:重视肛门指诊等基础检查
2024 CSCO结直肠癌指南还强调了基础检查的重要性。肛门指诊作为I级推荐,能提供盆底肿瘤病变的直接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侧方淋巴结转移。在临床实践中,不应忽视这一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手段。
展望:规范化诊疗改善预后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策略的优化,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疗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专家共识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帮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治疗决策,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需要强调的是,直肠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协作。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系统治疗。同时,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早期发现复发、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