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政府双管齐下谋求复苏
英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政府双管齐下谋求复苏
2023年第四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3%,这是继第三季度下滑0.1%之后的连续第二个季度负增长,标志着英国经济正式陷入“技术性衰退”。这一衰退程度虽然温和,但持续时间可能较长,给英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
衰退现状:全面疲软的经济表现
从行业表现来看,英国主要经济行业在2023年四季度均出现下滑。制造业产出同比下降0.9%,其中机械和设备制造业降幅高达7.0%;建筑业产出同比下降1.3%,新开工建筑工程量下降5.0%;服务业产出也同比下降0.2%,食品和饮料以及批发零售业表现尤其疲软。
需求端同样疲软。家庭支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四季度进一步下降0.1%。受物价上涨和借贷成本上升影响,英国家庭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消费意愿持续低迷。政府支出也因财政压力在四季度下降0.3%。进出口贸易方面,四季度英国出口贸易下降2.9%,整体贸易逆差占GDP比重达到2.2%。
衰退原因:多重因素叠加
此次衰退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首先,高通胀是制约英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尽管1月通胀率已降至4%,但仍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水平。高通胀迫使央行维持高基准利率,当前的利率水平正在阻碍经济增长。
其次,投资疲软是制约英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的投资水平一直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投资长期不足,基础设施老化,交通网络效率低下,公共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私人投资同样低迷,商业投资在七国集团(G7)中排名垫底。英国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提供数据的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中,英国的商业投资仅排名27位。
此外,劳动力市场问题也日益凸显。英国劳动力短缺问题愈发严重,岗位空缺数量持续处于高位。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不足,导致劳动力市场呈现低技能、低工资、不稳定的特点。高端人才方面也显现出“捉襟见肘”的状况,英国企业的管理人员数量明显少于美国和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
政府应对:双管齐下但效果待观察
面对经济衰退,英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应对策略。财政政策方面,新任首相凯尔·斯塔默提出将经济增长率提升至2.5%的目标,并计划通过减税政策刺激经济。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表示,必须优先考虑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疏通投资障碍、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措施。同时,英国还推出了高潜力人才签证,以吸引全球顶尖大学毕业生赴英工作。
货币政策方面,英国央行正谨慎考虑降息时机。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表示,虽然经济出现一些好转迹象,但仍需更多证据表明通胀压力正在减弱。市场普遍预期,如果通胀持续放缓,英国央行可能在2025年6月开始降息,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撑。
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仍待观察。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BR)对经济前景保持谨慎态度,认为经济好转的迹象可能只是暂时的。OBR指出,过去大幅加息的政策影响仍未完全释放,其负面效果大约只释放了一半。同时,2024年约有160万笔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将到期,这将进一步加重居民债务负担,影响家庭消费意愿。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英国经济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高通胀、高利率、投资疲软等多重挑战依然存在,经济复苏之路充满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改善、实际工资上涨等积极迹象也为经济复苏带来希望。英国央行预计,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2025年英国经济有望出现好转。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英国需要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这包括提高生产率、增加公共和私人投资、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等。正如卡迪夫大学宏观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明福特所说:“英国政府需要制定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为投资者提供清晰的预期,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英国经济的复苏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通过持续的政策努力和结构性改革,英国仍有希望摆脱当前的经济困境,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