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珠玑巷:寻根之旅的热门打卡地
南雄珠玑巷:寻根之旅的热门打卡地
南雄珠玑巷,这条全长1500米、宽4米多的古巷,用鹅卵石铺砌而成,见证了岭南文化的千年沧桑。作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不仅是广府人的发祥地,更是数千万海外华侨的祖居地。这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寻根问祖。
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珠玑巷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开元四年(716年),因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而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通道。关于珠玑巷得名的传说,一说源于唐敬宗赐张昌家族“珠玑绦环”以表彰其孝义;另一说认为是北宋时期随移民从开封移植而来。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体现了珠玑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建筑特色与文物遗存
珠玑巷内保存了三街四巷的格局,包括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以及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等。主要景点有驷马桥、南门楼、贵妃塔、沙水古寺、胡妃像、中门楼、张昌故居和北门楼等。
- 驷马桥:建于南宋,是珠玑巷现存最古老的桥梁。
- 南门楼:清乾隆年间所建,门额刻有“珠玑古巷”和“祖宗故居”字样。
- 贵妃塔:为纪念宋度宗胡氏嫔妃而建,重建于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
- 沙水古寺:始建于宋德祐元年(1275年),清代前在南雄颇具盛名。
- 胡妃像:汉白玉雕塑,基座由珠玑巷后裔欧初题字。
- 张昌故居:唐代建筑,现存为仿唐宋风格的四合院。
寻根文化与旅游体验
珠玑巷不仅是移民进入岭南的首站和中转站,更是连接中原文化的桥梁。从这里迁出的姓氏达180多个,后裔回落约8000万人,形成了以粤语为基础的广府民系。每年都有大量海内外后裔前来寻根问祖,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
珠玑巷的旅游体验丰富多样。游客可以参观古建筑,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岭南饮食文化;参加传统活动,如庙会、祭祀等,直观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与当地人交流,了解更多关于古镇的故事和文化。
姓氏文化与迁徙故事
珠玑巷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据记载,从这里迁出的姓氏达180多个,后裔回落约8000万人。每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迁徙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家族的变迁,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
近年来,珠玑巷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实现了文化、旅游与寻根的深度融合。珠玑巷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南雄珠玑巷,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巷,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无论是寻根问祖的华侨,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