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姜寨一中示范课:让平面直角坐标系“活”起来
西姜寨一中示范课:让平面直角坐标系“活”起来
2022年9月29日,西姜寨乡第一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堂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示范课。主讲教师周小党通过游戏、小组讨论和动手画图等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这一抽象概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堂示范课的成功,离不开创新的教学方法。正如曲靖市第二中学在示范课中所展示的,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小组探究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曲靖二中的一节空间直角坐标系示范课中,教师朱志娥通过“气球与板凳的空间位置”这一生活情境,成功引导学生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这种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数学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贴近学生认知,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课堂上,教师通过五个环节层层递进:课前检测夯实基础,创设情境构建新知,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课堂练习巩固应用,最后通过归纳总结提升认识。这种“5+1+N”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练习环节,教师还引入了高考真题改编的例题,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提升能力。这种教学设计既符合高考评价体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比沧州师范学院数学教学团队的经验,我们发现,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还强调课程思政的融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此外,沧州师范学院的教学团队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以赛促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教学-竞赛-科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值得中学数学教学借鉴。
西姜寨一中这堂示范课的成功,证明了创新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通过游戏化学习、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值得在更多学校推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