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汴京之围》:靖康之难的历史真相与文明反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汴京之围》:靖康之难的历史真相与文明反思

引用
豆瓣
8
来源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43398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5A04H3U00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98121
4.
https://read.douban.com/kind/1?start=30860&sort=hot&promotion_only=True&min_price=None&max_price=None&works_type=None
5.
https://www.zglibrary.com/detail/3168175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79089189790023739
7.
https://www.cbbr.com.cn/contents/533/95177.html
8.
https://www.cbbr.com.cn/contents/533/94323.html

《汴京之围》是作家郭建龙的新作,通过详尽的史料考据和多维度叙述,深入剖析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历史细节。书中不仅聚焦于宋徽宗的政治策略,还揭示了辽、金、宋三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靖康之难是北宋灭亡的关键事件。金军两次围攻汴京,最终导致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这一历史悲剧的发生,与宋徽宗的政治策略密切相关。

宋徽宗在位期间,为了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决定采取联金灭辽的策略。这一决策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最终却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金国借此机会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来看,北宋灭亡的深层原因更为复杂。财经评论员陈季冰在《逝去的盛景》一书中指出,宋朝虽然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社会组织方式过于现代,反而无法有效应对北方民族的军事威胁。宋朝的政治与经济领先太多,社会组织方式过于现代,才敌不过那些粗放的北方民族!宋代社会的早熟中孕育着自我毁灭的种子。在文明长河的潮涨潮落中,一种社会组织方式或制度体系有没有前景,主要不在于它是否足够成熟和完备,而在于它的核心元素能不能适应自己所处的时代,很好地与之匹配。换言之,宋人的探索与奋斗超前太多了!这才是宋代悲剧的根源。

此外,宋徽宗对内政的处理也值得深思。在《水浒传》中,宋徽宗对梁山好汉的态度展现了其政治策略的复杂性。他并非完全忽视梁山势力,而是根据形势调整政策,既能接受招安以利用其力量,也能在必要时坚决打击。这种灵活的政治手腕,反映了北宋末年朝廷面对地方势力时的无奈与权谋。

《汴京之围》一书通过复盘靖康之难的历史过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北宋盛衰之变的深刻思考,更具有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与政治决策、经济制度和社会组织方式密切相关。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所言,三大制度要素——产权保护、权力精英的财富掠夺倾向的限制、机会不平等的控制——决定着一个文明的兴衰。北宋的悲剧,正是这些要素失衡的必然结果。

在当今世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深刻的国内改革,重读《汴京之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让我们明白,历史的教训永远值得铭记,而文明的进步永远需要谨慎的守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