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专家呼吁:加快推动老年人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
清华大学专家呼吁:加快推动老年人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
“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占总人口的14.9%,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在2024首届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创新大赛上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适老化改造: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民政部发布的《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通用要求》行业标准,为各地开展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准则。该标准从地面、楼梯与过道、门窗、照明、电器插座与开关、安全扶手、门厅、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等12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造要求。
例如,在地面改造方面,标准建议消除室内外高差,设置防滑地面;在厨房改造方面,要求以燃气为燃料的厨房应配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自动切断阀;在卫生间改造方面,应配置双照明回路,并采取接地漏电防护措施。
实际案例:小改造带来大便利
在上海,适老化改造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上海已累计为超3万户老年人家庭实施改造,绝大多数老人都享受到了政府补贴。
在静安区曹家渡街道,75岁的独居老人王来珍对卧室床边的扶手赞不绝口。“我腰椎不好,自己起不来床,一定要拉着这个栏杆才能爬起来。”王来珍说。在虹口区安汾路,99岁的独居老人王主定通过“浴改淋”改造,消除了洗澡时滑倒的风险。
专家观点: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增加扶手、改用防滑材质、浴缸换成淋浴等看似简单的改造项目,能大大减少滑倒摔跤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他认为,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需要供需两端发力:一方面,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丰富、精细甚至是数字化的改造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养老金融将老年人资产转化为消费能力,以居家适老化改造带动“银发经济”。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适老化改造已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科学的改造方案和规范的服务流程,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在家中享受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