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钱学森诞辰95周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钱学森诞辰95周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NP584V0552O75R.html
2.
https://www.cas.cn/zt/hyzt/ysdh21st/ysfc/202406/t20240621_5022254.s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B1%E5%AD%A6%E6%A3%AE/26105
4.
https://m.sohu.com/a/842829254_121165169/?pvid=000115_3w_a
5.
https://www.sohu.com/a/828348546_121645719
6.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biz_id=1034&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cid=663674731779595264!!wm_id=f0e498583fdb4875986d5c2ba8237bc9
7.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9cb69192ed774278852f64303ebfbef7!!wm_id=e8c2e1b43f7a4faab0200fcd33351191
8.
http://news.ustc.edu.cn/djxxjyztw/info/1021/1722.htm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2%B1%E5%AD%A6%E6%A3%AE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9%E5%BD%88%E4%B8%80%E6%98%9F
11.
http://lib.xiyi.edu.cn/info/1214/5152.htm

今天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95周年。作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为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上,钱学森发挥了关键作用,带领团队创造了国内外公认的奇迹。他的科研精神和卓越贡献,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科技工作者。

01

早年求学:奠定学术基础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1929年,他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深造,随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在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学习研究,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钱学森展现出非凡的学术才华。他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建立了著名的“卡门—钱近似”公式,成为国际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02

突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报效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回国的心情更加迫切。然而,美国政府却百般阻挠。1950年,他向加州理工学院提出回国探亲,却遭到无理拘捕,被软禁长达5年。面对美国政府的威逼利诱,钱学森始终坚定回国的决心。

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经过艰难的谈判,美国政府终于同意钱学森回国。他给时任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写信,请求祖国帮助他早日回国。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踏上回国之路。

03

开创中国航天事业

回国后,钱学森立即投身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工作。他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全面投入到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中。1956年,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系统阐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蓝图。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起步,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直接领导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成功完成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这些成就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也为中国后续的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4

超音速风洞技术的突破

钱学森深知风洞技术在航天器研发中的关键作用。当时,中国在超音速飞行器研发方面面临巨大技术瓶颈,缺乏能够真实再现超音速飞行条件的实验设备。钱学森带领团队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利用激波驱动的超音速风洞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风速模拟,并且能够更真实地再现高空飞行时的气动环境。

在钱学森的努力下,中国成功研发出了世界领先的超音速风洞,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飞行器气动性能实验。这一技术不仅为中国的航天器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也为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5

“两弹一星”工程的核心贡献

在“两弹一星”工程中,钱学森担任多个型号的总设计师,负责总体设计和技术指挥。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量关键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导弹和卫星研制方面,他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06

钱学森弹道理论的创新

钱学森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弹道”理论,这是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基础。这一理论通过独特的轨迹设计,使飞行器能够在高速飞行时避开敌方拦截。该弹道理论被称为“助推滑翔弹道”,在“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07

永恒的精神遗产

钱学森的一生,是为祖国科技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不仅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建立了完整的科研体系。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永远激励着后人。

今天,中国的航天科技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无论是在卫星发射、载人航天,还是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上,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离不开钱学森奠定的基础。正如他所说:“航天科技的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与命运。”钱学森的名字,将永远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