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必打卡:老鼓楼衙署遗址&钓鱼城,见证南宋抗蒙历史
重庆必打卡:老鼓楼衙署遗址&钓鱼城,见证南宋抗蒙历史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重庆合川钓鱼城下遭遇致命一击,这位横扫欧亚的征服者,最终倒在了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山城之下。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蒙古帝国的扩张步伐,也使得钓鱼城和重庆这座城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防御要塞之一。
在重庆,有两处遗址见证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老鼓楼衙署遗址和钓鱼城遗址。它们不仅是南宋末年抗蒙战争的重要遗迹,更是重庆这座城市坚韧精神的象征。
老鼓楼衙署遗址:南宋山城防御体系的起点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是2010年在危旧房改造过程中发现的重要考古遗址。经过发掘,遗址揭示了南宋至明清时期的丰富建筑遗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存完好的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
这座高台建筑内部夹杂小型鹅卵石的黄灰沙土层层夯筑,四周砌筑护坡墙体,墙体坡度达79度,残高近10米。部分筑墙砖上还发现了“淳祐乙巳(1245)东窑城砖”等纪年铭文,为研究宋代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老鼓楼衙署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要空白,更为我们揭示了南宋山城防御体系的发源地。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在此组织抗蒙,建立了以重庆城为中心的山城防御体系,包括青居城、钓鱼城、云顶城等数十座山城,成功抵御了蒙古军队的多次进攻。
钓鱼城遗址:36年坚守创造的奇迹
如果说老鼓楼衙署遗址是山城防御体系的起点,那么钓鱼城遗址就是这一防御体系中最璀璨的明珠。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的钓鱼城,海拔391.22米,三面临江,地势险要,是南宋末年抗蒙战争的主战场。
从1243年到1279年,合州军民在钓鱼城坚守36年,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城内现存8公里长的城墙、8座城门,以及炮台、栈道、水军码头等军事设施,展现了南宋军民的智慧与勇气。
钓鱼城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城内保存有宋代摩崖题刻、悬空卧佛、千佛崖等文化遗产,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护国名山”石坊、飞来寺等建筑,见证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纪念与传承。
如何探访这两处历史遗迹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重庆渝中区解放东路,与解放碑等现代地标遥相呼应。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南宋时期的建筑风貌,了解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
钓鱼城遗址则位于合川区,距离重庆市区约一小时车程。游客可以从重庆北站乘坐高铁到达合川,再转乘景区交通车或步行前往。景区门票60元,包含景区车9元,建议提前在公众号购票。
游览钓鱼城,可以从护国门进入,沿山路而上,依次参观九口锅、悬空卧佛、王坚纪功碑等景点。整个游览时间约3小时,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因为需要攀爬不少台阶。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参观石照县衙、古军营遗址等外围景点。
这两处遗址,一在重庆母城中心,一在合川江畔,共同见证了南宋末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它们不仅是研究宋代建筑技术和军事防御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重庆这座城市坚韧精神的象征。站在遗址之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份不屈的意志。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或者想深入了解重庆这座城市,这两处遗址绝对值得一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