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东岳大帝与泰山奶奶的信仰圣地
岱庙:东岳大帝与泰山奶奶的信仰圣地
岱庙,又称东岳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这座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的古建筑群,历经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存建筑规模与宋代相当,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总面积达9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形制规格最高的庙宇建筑。
岱庙的建筑布局采用帝王宫城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多达150余间。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通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式,上覆黄琉璃瓦。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其建筑艺术价值极高。
岱庙不仅是帝王封禅告祭的场所,更是东岳大帝和泰山奶奶的主要信仰地。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据传是黄飞虎,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传说有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的职能,还职司“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伐罪”。民间又认为她有主宰生儿育女的能力,被视为送子娘娘。明清时期,碧霞元君的职司逐渐扩大,被尊为“万能之神”。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的生日,岱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会聚集于此,进行祭祀和祈福,场面隆重壮观。岱庙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象征。
岱庙内除了宏伟的建筑,还保存着大量的文物遗存。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观赏植物292种。在岱庙配天门东,院内共有五株汉柏,龙干虬枝,巷劲峭拔,传为汉武帝到泰山封禅时所植。岱庙碑刻多集中于此院,共有历代碑刻90余件。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汉碑亭基台上有米芾的“第一山”碑,清人何人麟书杜甫的《秋兴八首》,均为书刻佳作。
岱庙的建筑艺术价值极高,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也是泰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堪称泰山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88年1月13日,岱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不仅是帝王封禅告祭的场所,也是东岳大帝和泰山奶奶的主要信仰地。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众多信众会来到岱庙庆祝东岳大帝生日,场面隆重壮观。岱庙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