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高温烹饪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些健康隐患你可能不知道
哈佛研究:高温烹饪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些健康隐患你可能不知道
近日,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孙褀教授团队的刘刚博士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高温烹饪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项研究发现,在经常吃肉的人群中,明火或高温烹饪红肉及鸡肉会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高温烹饪方式的深入思考。
高温烹饪与糖尿病:一个令人担忧的关联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温烹饪方式,如烧烤、煎炸等,会促使肉类中产生一种名为“杂环胺”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不仅对人体有毒性,还会影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它还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高温烹饪的多重健康隐患
除了与糖尿病的关联外,高温烹饪还存在其他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当烹饪温度超过120℃时,食物中的多种营养成分会遭到破坏,如维生素C、维生素B1和B2等。此外,高温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降低其营养价值。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例如,当食用油被加热到过高温度时,会生成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风险。
近期,日本和名城大学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高温烹饪的隐患。研究发现,在烹饪温度达到140°C及以上时,富含硫化物的蔬菜(如大蒜、洋葱)会促进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这种反式脂肪酸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加速人体衰老过程。
如何健康烹饪?
面对高温烹饪带来的多重健康隐患,我们该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尽量减少烧烤、煎炸等高温烹饪方式的使用频率,多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法。
控制烹饪温度:使用厨房温度计监测油温,避免油温过高。一般来说,煎炒温度应控制在120°C左右,油炸温度在160-180°C之间。
合理搭配食材:在使用大蒜、洋葱等富含硫化物的蔬菜时,注意控制烹饪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生过多的反式脂肪酸。
选择合适的食用油:根据烹饪方式选择适合的油品。例如,烟点高的油(如棕榈油、牛油果油)适合高温烹饪,而烟点低的油(如亚麻籽油)则适合凉拌。
注意食用油的保存:避免油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防止氧化变质。
高温烹饪虽然能带来美味,但其带来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哈佛大学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的健康,是时候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烹饪习惯了。通过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式和食材搭配,我们既能享受美食,又能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