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台儿庄古城: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的保护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台儿庄古城: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的保护之路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4/0624/c1008-40262502.html
2.
https://tieba.baidu.com/p/5151503356
3.
http://tezgcgwh.zaozhuang.gov.cn/xwzx/gcdt/202408/t20240809_1924465.html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749
5.
http://www.tengzhou.gov.cn/xwzx/zzxx/202501/t20250117_2001009.html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55954350788054324/
7.
http://www.tez.gov.cn/xwzx/zwyw/202406/t20240604_1897472.html
8.
http://www.tez.gov.cn/zwgk/qjbm/qwhlyj/202501/t20250124_2005763.html
9.
http://www.tez.gov.cn/zwgk/zwgkzt/jytabl/qjrdjybljg/202412/t20241210_1979163.html

2014年6月,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作为大运河申遗城市之一,凭借3000米古运河河道、11座古码头等珍贵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庄”的古城,不仅是中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更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01

保护为先: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台儿庄古城的保护工作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在修复过程中,古城坚持原真性恢复,最大限度复原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如今,游客漫步古城,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运河河道、古码头、古驳岸,这些都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珍贵见证。

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台儿庄古城还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古城内建有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再现了京杭大运河沿岸集市、商铺的繁华景象,展示了餐饮、医药、日杂等五行八作的音响招幌。此外,古城还引入了运河大鼓、柳琴戏、鲁南皮影戏等6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态化演出,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02

创新发展:打造“非遗+”景区新模式

台儿庄古城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其中,“非遗+”景区发展模式成为一大亮点。

古城打造了非遗一条街,集中展示和销售各类非遗产品。同时,通过建设非遗博览园、非遗体验馆等方式,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非遗技艺。例如,鲁班锁技艺体验馆让游客亲手制作传统木工器具,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技艺体验馆则展示了剪纸、面塑、泥塑等传统手工艺,让游客在互动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古城还定期举办各类非遗演出活动。在台儿庄古城谢裕大茶行,游客可以欣赏到地道的鲁南小鼓表演;在古城的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悠扬的运河号子,感受到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03

经济带动:文旅融合助力转型升级

台儿庄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27年古城预计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00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00亿元。

古城的重建和保护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10年枣庄市新增就业人数中,有8万人来自于文化旅游产业。同时,古城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更为重要的是,台儿庄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推动了枣庄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10年,全市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文化产业综合收入由2008年的23亿元增加到83亿元,增长了3.6倍。

04

示范意义: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验

台儿庄古城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文化遗产地提供了有益借鉴。古城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既保持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又通过创新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如今的台儿庄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旅融合典范。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智慧与成果,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