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最经典10个故事
安徒生最经典10个故事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他一生创作了160多篇童话故事,其中许多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安徒生的童话不仅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寓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1.《打火匣》
《打火匣》是安徒生1835年发表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位士兵与一位老巫婆的故事。士兵在老巫婆的诱惑下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树洞,里面分别存放着铜、银、金,并有三只不同大小眼睛的狗守护。士兵最终发现了一个旧打火匣,这个打火匣的作用类似于《阿拉丁的神灯》,但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探讨了"钱"在人世间所起的作用。
2.《拇指姑娘》
《拇指姑娘》是安徒生1835年创作的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拇指姑娘虽然身材微小,生活环境艰苦,但她向往光明和自由,具有伟大的理想。她尽一切力量救活了生命垂危的燕子,最终能和燕子一道,飞到一个自由、美丽的国度里去,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揭露了人心嫉妒、自私的阴暗面,同时也启发人们无论遇到任何挫折,都要坦然面对,要勇敢,要坚强,永远不要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3.《坚定的锡兵》
《坚定的锡兵》是安徒生创作于1835年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一个内心坚定的单腿小锡兵在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锡兵被制作出来的时候就少了一条腿,他在各种艰难险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在火炉中化为一颗小小的锡心。这个故事展现了勇气、坚持和爱情的美好。
4.《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写于1837年的童话代表作之一。这个故事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5.《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1837年创作的童话,也被译为《人鱼公主》。作品讲述了海公主小人鱼为了追求到一个人的高洁的不死的灵魂,而放弃了海底自由自在的生活和300年长寿的生命,把美妙的歌喉丢弃在恶毒的巫婆手里,忍受住把鱼尾变成人腿后所带来的巨大痛苦,用她的爱、她的心和她年轻的生命,去追求那永生而崇高的人的灵魂,并通过"善良的工作"去分享人的一切永恒的幸福。作家讴歌了小人鱼对爱情、灵魂、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她的善良纯洁的品格、坚强的毅力和牺牲精神。
6.《野天鹅》
《野天鹅》首次发表于1838年,故事讲述了一场善与恶的斗争。主人公艾丽莎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她却战胜了比她强大得多、有权有势的王后和主教,救出了被王后的魔法变成天鹅的11位哥哥。她可以成功靠的是她的勇气、决心和毅力。面对荨麻的刺痛和一年不能说话的痛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面对主教对她的诬陷和把她烧死的惩罚,她也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分钟,终于完成了她的工作。该作表达只要有勇气和毅力,一定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7.《丑小鸭》
《丑小鸭》是安徒生发表于1843年的童话。讲述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被鸭群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丑小鸭》说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坚强的面对。同时“丑小鸭”也比喻不被关注的小孩子或年轻人,有时也指刚刚出现、不为人注意的事物。
8.《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为线索,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最后在大年夜,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而它在中国,则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
9.《白雪皇后》
安徒生童话《白雪皇后》是安徒生作品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又译冰雪女王、白雪女王、冰雪皇后、雪之女王、雪后等,曾被多个国家翻拍成不同版本的电影以及动画。童话中讲述魔鬼的一面镜子的两片碎片注入小男孩加伊(又译凯、凯伊)的内心和眼睛,从而使他变得冷酷无情,并被白雪皇后带入她的冰宫,小女孩格尔达(又译盖尔达)是加伊的好朋友,格尔达亲自寻找白雪皇后并解除加伊身上的诅咒,路上遇到重重困难终被克服。
10.《牧羊女和扫烟筒的人》
《牧羊女和扫烟筒的人》发表于1845年,是安徒生在童话创作最旺盛时期的作品之一。这篇故事的幻想最丰富,浪漫主义气息也最浓。这里面有个中国老人,情节不多,但是老人的特点鲜明。作者本人并没有来过中国,因而这个老人也是他浪漫主义幻想的产物,但却真实地代表了老一代和年轻的一代(他的孙女和孙女的男朋友)在感情和思想上的矛盾:他要求孙女严守家规,在爱情问题上遵从他的意旨,而那年轻的一对则要求自由,也采取了行动,逃到外面广阔的天地里去。但现实究竟与幻想有距离,在幻想变成了失望以后,他们只好又回到现实中来。然而这不一定是悲剧,只说明幻想的天真可笑--也正是这一点,表现出了青春的美丽和可爱。安徒生是把这个故事当作一首诗、一个乐章来写的。他取得了这个效果。小孩子读到这篇故事会感到有趣,成年人,特别是老人,读到它的时候则会联想到自己青年时代类似的天真可笑,感到一点辛酸,但也会感到一点留恋。
列夫·托尔斯泰说:“半年之前,我读安徒生的作品,没有读懂。半年之后,我重读,这一次我读懂了。安徒生很孤独,强烈的孤独。”
安徒生说:“凡是我们不能跟别人共享的快乐,只能算是一半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