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权益维护指南:从财产到人身权益的全方位保护
婚后权益维护指南:从财产到人身权益的全方位保护
婚姻生活中,权益维护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话题。从财产到人身权益,夫妻双方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婚后权益维护的相关知识。
婚后如何维护权益
婚后维护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财产权益方面
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了解婚后双方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对于大额财产的购置,如房产、车辆等,要保留好出资证据,确保自身在财产分割时有据可依。
可以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约定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哪些属于共同财产,以及财产的分配方式等。这在面临离婚或财产纠纷时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
人身权益方面
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家庭暴力或冷暴力等行为。一旦遭受家庭暴力,要及时报警并就医,保留相关证据,为日后可能的权益维护做准备。
在生育等重大人身权益问题上,夫妻双方应充分协商一致。如果一方存在强迫另一方违背意愿生育或不生育的情况,另一方有权维护自身权益。
其他权益
若一方对婚姻不忠,另一方有权要求过错方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收集出轨等不忠行为的证据是关键。
夫妻之间对于家庭事务的分担、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方面的权益,应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若权益受损,可通过家庭内部协商或者寻求外部调解等方式解决。
婚后财产如何界定
婚后财产的界定主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法定共同财产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这些是双方通过自身劳动获取的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例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小店所获得的利润,或者一方投资股票、基金等所得到的收益,都属于婚后共同财产。
知识产权的收益。如果一方在婚后取得了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并且通过该知识产权有了收益,这部分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
法定个人财产
一方的婚前财产,即使在婚后也仍然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为结婚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这是对受到伤害一方的补偿,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属于个人财产。
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明确表明是给夫妻一方的,那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此外,夫妻双方也可以通过书面约定的方式确定财产的归属,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约定就是有效的。
婚后存折怎样分配
婚后存折的分配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
如果存折中的存款属于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例如婚前就已存在且婚后未与夫妻共同财产混同,那么这部分财产归一方个人所有,不参与分配。
如果存折中的存款是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劳动、经营等所得,那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原则上是平等分割。不过,若一方存在法定过错情形,例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与他人同居等,无过错方可以在分配时要求适当多分。同时,如果双方就财产分配有书面协议约定,例如约定了某些存款归一方所有或者按一定比例分配等,只要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就按照协议执行。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