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风险大?听听牙医怎么说!
拔智齿风险大?听听牙医怎么说!
一位网友反映,其父亲在某口腔医院一次性拔除23颗牙齿,并在同日种植12颗牙齿。随后疼痛不止,13天后心搏骤停死亡。虽然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但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拔牙手术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拔智齿有哪些风险?
拔智齿虽然是常见的口腔手术,但并非没有风险。根据美国妙佑医疗国际的资料,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拔除智齿不会引起长期并发症,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以下问题:
干槽症: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术后血凝块从拔牙窝脱落,导致骨骼外露,引起剧烈疼痛。
感染:拔牙处可能因细菌或食物残渣导致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两周左右。
邻近牙齿或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邻近的牙齿、神经、颌骨或鼻窦。
血管损伤:虽然罕见,但手术中也可能损伤血管。
牙医是如何评估是否需要拔智齿的?
牙医在决定是否拔除智齿前,会进行一系列评估:
全身健康状况检查: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口腔全景片或CT评估智齿的位置、牙根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确保患者适合手术。
拔智齿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拔智齿手术通常在门诊进行,患者当天即可回家。手术过程大致如下:
麻醉:可选择局部麻醉、镇静麻醉或全身麻醉。具体选择取决于手术难度和患者舒适度。
切开牙龈:医生会切开牙龈组织,露出牙齿和牙骨。
清除骨质:如果有必要,会清除部分妨碍拔牙的骨质。
拔除牙齿:将牙齿拔出,有时需要将牙齿分成几块以便拔除。
清理和缝合:清除拔牙部位的碎屑,必要时进行缝合。
放置纱布:在拔牙部位放置纱布,帮助止血并促进血凝块形成。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 注意观察出血情况,避免频繁吐痰导致血凝块脱落。
-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和抗生素。
- 保持口腔卫生,但避免手术区域。
- 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会影响愈合。
- 饮食上先以流食为主,逐渐过渡到软食。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疗机构?
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至关重要:
- 选择有资质的口腔医院或诊所。
- 确认医生具有口腔外科手术经验。
- 了解医院的术后服务和应急处理能力。
- 不要轻易相信“快速”、“无痛”等广告宣传。
是否一定要拔除智齿?
是否拔除智齿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
- 如果智齿位置正常,没有引起疼痛或其他问题,可以考虑保留。
- 如果智齿阻生,可能导致疼痛、感染、邻牙损伤等问题,建议拔除。
- 即使智齿目前没有问题,但如果清洁困难,医生也可能建议预防性拔除。
拔智齿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医疗决定。在做出决定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不要轻易相信广告宣传。记住,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