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发布重要研究:重复低强度红光疗法可有效控制高度近视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发布重要研究:重复低强度红光疗法可有效控制高度近视
近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发布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疗法可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为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防控带来更多希望。这一研究填补了国际相关领域空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工具。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我国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九部委联手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视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在儿童青少年群体,高度近视问题尤为突出。2018年全国调查显示:6至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3.6%,其中高三学生高度近视比例更是达到21.9%,在上海地区甚至高达27%。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许琰副主任医师表示,临床近视防控的方法很多,包括户外活动、阿托品、离焦眼镜、OK镜等,这些方法主要针对中低度近视控制,长期以来缺乏对已发展成高度近视儿童的有效干预手段。而高度近视如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和黄斑病变等,导致失明风险将大大增加。
由邹海东教授、许琰副主任医师团队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山西省眼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相关眼科团队,开展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历时近三年,纳入192名年龄在6至16岁之间、近视度数达到4.00D或以上的儿童。干预组儿童每天接受两次RLRL治疗,每次持续3分钟。经过12个月密切随访显示:干预组儿童平均眼轴长度缩短了0.06毫米,其中一半以上孩子眼轴缩短超过0.05毫米;相形之下,对照组儿童眼轴平均增长了0.34毫米。干预组儿童平均近视等效球镜度降低了0.11D,对照组则增加了0.75D。
上述对比表明,RLRL治疗在控制高度近视进展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邹海东说,此次研究成果填补了高度近视防控手段的空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工具。香港理工大学何明光教授、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教授也对研究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重复低强度红光为何会控制近视进展?专家解释:初步推测是低强度红光增加了脉络膜代谢率和循环,从而改善巩膜缺氧,预防或减缓近视的进展。针对家长关心的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会不会对眼部造成风险,专家明确:研究所用的低强度红光功率被归类为一级,这一水平被认为是眼部直接暴露的安全水平,不会产生视网膜热危害。此外,目前已发表的三项关于红光控制近视的高质量研究结果中,都没有不良反应报道。至于使用后是否会反弹,目前暂时没有研究结果报道。
邹海东表示,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控制高度近视的治疗手段仍处于科研阶段,尚未进入临床应用。团队后续还将研究聚焦于其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以及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推动RLRL治疗早日进入临床应用,造福广大高度近视儿童青少年。
OK镜与离焦软镜:近视防控的新选择
近年来,OK镜和离焦软镜成为近视防控领域的热门产品。OK镜通过夜间佩戴,在睡眠中对角膜进行塑形,从而暂时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白天摘镜后也能清晰视物的效果。而离焦软镜则基于光学离焦理论设计,光线通过矫正区,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焦点;光线通过治疗区,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周边近视性离焦,以此来达到延缓眼轴增长的目的。
研究表明,OK镜和离焦软镜在控制近视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研究室及眼科曾进行了一项研究,观察比较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镜、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离焦软镜与角膜塑形镜均可有效控制近视儿童眼轴长度的进展,其控制效果均优于框架眼镜,两种接触镜对眼轴控制效果接近;两种接触镜的角结膜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202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了《应用于近视控制的多焦软镜验配专家共识(2023)》,进一步肯定了离焦软镜的作用,并规范产品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共识》梳理了不同设计的离焦软镜对延缓近视进展的有效性。文中指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多焦软镜有同心双焦和渐进多焦2种设计。同心双焦软镜中央光学区为视远区域,旁周边环绕数个正附加屈光度的同心圆治疗区。渐进多焦软镜中央为远矫光学区,从中央至周边为近附加屈光度渐变式增加的治疗区。研究表明,同心双焦软镜和渐进多焦软镜对学龄儿童均具有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2年可延缓25%~50%的近视屈光度进展。即使青春期阶段开始使用,仍能获益。
上海地区OK镜使用情况
上海地区有多家正规医院提供OK镜验配服务,包括上海未来视界眼科连锁、上海和平眼科医院等。这些机构引进了多种品牌的OK镜,价格从5000元到万元不等。例如,上海未来视界眼科连锁主要针对5-16岁的患者,提供国产和进口的多个品牌选择,如阿尔法、梦戴维、CRT、普诺瞳、欧几里得、Dreamlite等。
家长和学生的使用反馈显示,OK镜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佩戴初期不适应、需要严格护理等。但总体而言,OK镜对控制近视有效,尤其是对于度数增长较快的青少年。一位家长表示:“戴OK镜之前去过儿童近视防控机构,买过几千块的防控仪,做过眼部按摩等都没用。OK镜是目前看能有效控制我家孩子近视的手段,可以说效果显著。”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OK镜行业市场规模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22.81%。预计未来几年,随着近视防控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OK镜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根据预测,2029年中国OK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10.14亿元。
然而,OK镜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其主要适用于8岁以上、近视度数低于600度且散光不超过200度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中,希望短期改善视力而不愿接受手术的人也可考虑。但需要注意的是,OK镜是一种可逆性的非手术物理矫形方法,停止使用后角膜会逐渐恢复原状。因此,患者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验配和护理,定期复查以确保眼部健康。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OK镜和离焦软镜等近视防控产品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但家长在选择时需谨慎,应充分了解各种产品的优缺点,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定。同时,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仍是保护视力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