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历史文化探秘:从明朝走来的“新大陆”
南沙历史文化探秘:从明朝走来的“新大陆”
南沙,这片位于珠江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海的重要门户。据史书记载,南沙群岛最早在汉代就有记载,而到了明朝时期,南沙已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清朝时期,南沙更是被列为海防要地,由广东水师负责巡防。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海洋文明的悠久历史。
蒲洲炮台:海防历史的见证
位于南沙区蒲洲山上的蒲洲炮台,是广州少有的可以登高望海的地方。这里不仅是观赏虎门大桥的绝佳位置,更是当年构成虎门要塞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炮台之一。2020年对外开放后,这里成为了重要的教育基地,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海防历史。
走进蒲洲炮台,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长达25米的“LED时光隧道”。穿过这条隧道,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年前的虎门海战历史情景。站在山顶平台上,极目远眺,浩瀚的南海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感叹这片海域曾经的风云变幻。
妈祖文化:疍家人的精神寄托
南沙的妈祖文化,承载着疍家人的精神寄托。据广州市南沙区文物(虎门炮台)管理所副研究馆员栾成介绍,南沙妈祖文化起源于福建湄洲,自宋代起,妈祖文化随闽人迁移入粤,开始在岭南地区传播,逐步成为当地民间信俗。
南沙位于广州南端,东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番禺区隔水相连,南向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栾成介绍,大约6000年前,这里还是南海深入内陆的海湾,宋元时期形成大大小小的浅滩叫“坦沙”,明清时期演变成成片的沙田沙埠。受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珠江入海口的水面在南沙逐渐收窄,由海变江,由江变河,水网纵横交错间,逐渐有了人烟,以船为家、靠海而生的疍家人在此聚集。面对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他们将平安的祈愿寄托于水上的神灵,如妈祖。
南沙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沙的妈祖文化,既有妈祖信仰的共性,也有南沙本地的特色。据栾成统计,目前广州南沙区天后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南沙街、黄阁镇、横沥镇以及一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妈祖文化在南沙发展的历史见证。
南沙区塘坑村的天后古庙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天后庙。“乾隆丁卯之岁”(1747年),该庙曾重建。重修后的古庙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堪称广州现存最古老、保存较完好的天后庙。位于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的天后古庙则是现存文献记载最古老、香火最旺的天后庙。
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的天后古庙则是现存文献记载最古老、香火最旺的天后庙。金雨雁供图
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的天后古庙则是现存文献记载最古老、香火最旺的天后庙。栾成供图
位于南沙鹿颈村天后庙是与龙母庙并列、供奉道教陪神最为齐全的天后庙。在南沙所有天后庙中,该庙供奉的道教陪神的神仙谱系是最为完整的。千里眼、顺风耳、招财进宝的财神、土地公公等神仙都被供奉,体现了南沙民间信仰的实用性和多元性。位于南沙东瓜宇村的东瓜宇天后宫是唯一供奉两尊天后像的宫庙。
东瓜宇天后宫。栾成供图
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部金雨雁也是一位妈祖文化的研究者。他于20世纪90年代到南沙工作生活,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南沙各村,通过与当地人交流,了解南沙的历史与风土人情,在此过程中,金雨雁对疍家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饮食起居到婚嫁习俗,也包括妈祖文化。
金雨雁介绍,南沙地区的妈祖文化特点之一是与龙元素相结合。他指出,珠江口疍家人除了信仰妈祖文化,还崇拜水神(如宋代的“九王”、龙母、南海神波罗神等),明末清初,妈祖文化传入南沙后,融合当地文化衍生出了新的特点,如今在南沙的一些天后宫内,可以看到不少与龙有关的元素,也保留着如九王庙这类与龙相关的建筑。而将妈祖文化与当地水神崇拜融合,是妈祖文化在南沙传播的又一个特点。
文化传承与创新
依托这些古建筑,南沙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妈祖文化旅游节”,通过这些活动将南沙妈祖文化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将南沙特色的“妈祖诞”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名片。
栾成介绍,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日,是南沙人纪念妈祖最重要的活动,一般从农历三月廿二开始,一直持续到廿五日,包含炷夜香、贺诞和祭祀仪式三个部分。这一期间,信众会选择以金猪、烧肉、鸡和各色果品等到天后宫中参拜祝贺妈祖神诞。如今,妈祖文化旅游节的祭祀仪式中还保留了祭祀祈福、祭祀乐舞、妈祖巡游、妈祖贡香等传统。
妈祖文化旅游节的祭祀仪式中还保留了祭祀祈福、祭祀乐舞、妈祖巡游、妈祖贡香等传统。南都记者邹卫、武艺璇 实习生曹莹 摄
世代传承中,南沙人不断创新突破,擦亮传统文化品牌。2013年,南沙妈祖信俗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自2009年起在每年妈祖诞期举办的“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也进一步推动了妈祖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让栾成最印象深刻的还有2023年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更是盛况空前,特别推出了妈祖故事实景演绎+国潮汉服秀、“云”直播看巡游等精彩内容,活动持续4天,吸引线上直播观看近百万人次,线下参与超5万人次,不仅多元化地将南沙妈祖文化精神传承给新一代年轻人,更是将南沙妈祖文化IP推向了新高度。
妈祖文化旅游节的祭祀仪式中还保留了祭祀祈福、祭祀乐舞、妈祖巡游、妈祖贡香等传统。南都记者邹卫、武艺璇 实习生曹莹 摄
金雨雁也在这些年见证了妈祖文化在南沙的传播与兴盛。金雨雁回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认知的普及,妈祖文化逐渐从民俗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鼓励一代又一代的南沙人勇立潮头,开拓进取。”
结语
从明朝时期的海防要塞到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南沙见证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蒲洲炮台、妈祖文化、海防教育基地等历史文化景点,不仅是南沙的宝贵遗产,更是中华民族海洋精神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南沙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续写海洋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