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世界自然遗产+非遗文化的双重魅力
泰宁县:世界自然遗产+非遗文化的双重魅力
2024年12月,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荣誉不仅体现了泰宁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彰显了其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卓越成就。作为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泰宁县不仅以其独特的丹崖碧水自然景观闻名,更以其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大源傩舞:千年传承的“活化石”
在泰宁县众多非遗瑰宝中,大源傩舞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这种起源于唐末的民间舞蹈,由严氏入闽始祖严续从宫廷传入,历经千年传承,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大源傩舞的表演形式独特而神秘。舞者们头戴五彩面具,面具上刻有怒目瞪眼的表情,身着古朴的服饰,在牛皮鼓点的伴奏下腾挪跳跃。其表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驱疫赶鬼的仪式,也有祝福招财的舞蹈。动作简朴刚劲,保持了较多的原始韵味。
近年来,泰宁县积极推动大源傩舞的传承与发展。非遗传承人严建华定期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传授傩舞技艺。同时,大源傩舞还走出了深山,赴福州、厦门、北京等地演出,知名度不断提升。
多元非遗:展现泰宁文化魅力
除了大源傩舞,泰宁县还拥有众多其他非遗瑰宝。梅林戏作为泰宁的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深受群众喜爱。泰宁山歌则以其质朴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泰宁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世界。
在手工艺方面,泰宁的走马灯和油纸灯笼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精美。这些灯笼以竹篾为骨,油纸为衣,寓意吉祥,是泰宁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泰宁大龙擂茶作为当地的传统饮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浓郁的茶香,成为泰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与旅游:文化的活态传承
泰宁县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让游客在游览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泰宁古城,游客可以观看免费的梅林戏公益演出,感受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在明清园,游客可以欣赏精美的木雕艺术,了解泰宁的建筑文化。此外,游客还可以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如学习制作油纸灯笼,亲手制作泰宁大龙擂茶等,亲身感受泰宁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泰宁县还推出了多条非遗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让游客在游览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泰宁的历史文化。例如,游客可以选择参观尚书第建筑群,了解泰宁的科举文化;或者前往青廉巷、后坊街等历史地段,感受泰宁的市井生活。
未来展望: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泰宁县正在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工作,通过《三明市泰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制定,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泰宁县还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化月”等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兴趣,确保非遗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
泰宁县的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代文化创新的源泉。通过保护与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泰宁县的文旅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