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家祠:从合族祠到羊城八景的文化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家祠:从合族祠到羊城八景的文化传奇

引用
21经济网
10
来源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925/herald/4f7c4b23a408fdebd58facc9202f748d.html
2.
https://www.southcn.com/node_d4c269e682/62339d879d.s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2634243_121645748
4.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j3kdXEWr6A.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9/18/71790272_1135349895.shtml
6.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720976947.html
7.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404/10/139995_54653623.htm
8.
https://www.gz.gov.cn/zt/hckhqydt/hchs/content/post_9543403.html
9.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501/17/139995_54776413.htm
10.
https://wap.ycwb.com/2024-05/04/content_52664852.htm

2002年,广州评选出“新世纪羊城八景”,其中“古祠流芳”指的便是陈家祠。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祠堂,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广州的重要地标和文化名片。

01

历史渊源与建筑特色

陈家祠,全称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是清代广东七十二县陈氏宗族合资建造的合族祠。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香港商人陈瑞南和陈照南倡议建立。陈瑞南是香港东华医院和广州爱育善堂的创始人,陈照南则是香港怡南号建造行东主,实际主持了陈家祠的筹建工作。

陈家祠选址于广州西关地区,这里曾是广州商业发展的繁荣之地。西关地区河涌纵横,交通便捷,陈家祠位于其西部,南面为池塘,西侧小河涌与司马涌相通。陈瑞南和陈照南于光绪十四年(1888 年)开始选址购地。他们在羊城西关连元大街购得千余井吉地,以“陈颍川堂”和“陈世昌堂”之名陆续收购土地、水塘和房屋。陈家祠的建设资金主要通过向全省陈氏宗族募集。陈照南拟定了《议建陈氏书院章程》,明确了捐款集资的具体办法。广州府、肇庆府、潮洲府等多地陈氏纷纷响应,各埠华侨也汇款支持。据《陈氏书院契据登记簿》记载,光绪十四年至十八年(1888-1892 年),共收购 16 宗土地和房产,为陈家祠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空间。

陈家祠的建筑布局严谨对称,雕梁画栋,极具岭南特色。其主体建筑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建筑内外分布着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彩绘、铜铁铸等七种建筑装饰,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黎巨川(黎沃荣)是陈家祠的设计兼施工监理,他的建筑公司“瑞昌店”负责陈家祠的营造。黎巨川还主持过潮州八邑会馆的建筑,为当时广东顶尖的土木工程师。据载,陈家祠原址是慈姑塘,建祠时用大木桩打基础,淤泥处打二丈四长木桩,每个柱础下打16条木桩。

其建造顺序为:祖堂(光绪十六年,1890)、聚贤堂、首进中路(光绪十七年,1891)、后进东、西路(光绪十八年,1892)、首进东、西路(光绪十九年,1893)、中进东、西路(光绪二十年,1894)。每一部分的建造皆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陈家祠主体建筑的陶塑脊饰有明确的题款和建造年份,如祖堂陶塑瓦脊题款“美玉成记造”“光绪十六年”,聚贤堂陶塑瓦脊题款“文如壁造”“光绪岁次辛卯”(光绪十七年,1891 年)等。其建造顺序依次为:祖堂(光绪十六年,1890 年)、聚贤堂与首进中路(光绪十七年,1891 年)、后进东西路(光绪十八年,1892 年)、首进东西路(光绪十九年,1893 年)、中进东西路(光绪二十年,1894 年)。

聚贤堂陶塑瓦脊,上有题款“文如壁造”。
建筑装饰上能看到诸多店号与年号,如祖堂(神龛罩)的“刘德昌造”“时泰造”,聚贤堂(封檐板)、门堂(屏门、雀替)的“瑞昌造”等,体现了当时建筑工艺与商业的紧密关联。建筑装饰中的天使与铃铛、月台铁铸通花栏板等元素,则彰显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02

文化价值与艺术成就

陈家祠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岭南文化的瑰宝。1959年,以陈家祠为馆址成立了广东民间工艺馆。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广东民间工艺馆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景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作为博物馆,陈家祠收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万多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套)。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岭南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广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其中,潮州金漆木雕、石湾陶塑、广彩瓷器等都是馆内的精品收藏。

03

入选羊城八景的背后故事

陈家祠之所以能入选羊城八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历史价值:作为清代广东七十二县陈氏宗族合资建造的合族祠,陈家祠见证了广东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宗族文化的发展。

  2. 建筑艺术价值: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使其成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尤其是“三雕两塑,一彩一铸”的装饰工艺,展现了广东匠人的高超技艺。

  3. 文化价值:作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不仅是文物收藏和展示的场所,更是岭南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基地。

  4. 社会影响力:陈家祠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成为广州乃至广东的文化地标。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多次接待外国政要和文化代表团。

04

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对陈家祠持续进行保护与修缮,利用科技手段对其进行预防性保护,如引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白蚁监测系统等,确保文物安全。通过文旅融合,陈家祠不仅在建筑艺术上绽放新光彩,更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保护和传承,陈家祠也必将在新时代闪耀更加绚烂的光芒。

陈家祠入选羊城八景,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在当代文化传承中重要作用的肯定。作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和广府文化的重要载体,陈家祠将继续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