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征路上的英雄传奇:红52团困牛山壮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征路上的英雄传奇:红52团困牛山壮举

引用
红网
11
来源
1.
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55/90/14435774.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5NE2KB05563SJT.html
3.
http://www.81.cn/js_208592/16300215.html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18/doc-inczwynq0848820.shtml
5.
http://gz.people.com.cn/BIG5/n2/2025/0108/c194849-41101763.html
6.
http://gz.people.com.cn/n2/2025/0108/c194849-41101763.html
7.
http://big5.news.cn/gate/big5/gz.xinhuanet.com/20241220/9a128dafa35d4715ad90f7c1a160081d/c.html
8.
https://www.tongren.gov.cn/2025/0126/330738.shtml
9.
https://www.douyin.com/shipin/7427638594380728359
10.
http://www.zzdsw.com/yjcg/ztyj/202403/t20240301_1847921.html
11.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714242&remap=gb

1934年10月,贵州石阡县困牛山,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上演。红六军团第52团800多名战士,在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的率领下,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斗。这是红军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幕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传奇。

01

殊死决战

红六军团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奉命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10月初,部队在石阡县甘溪遭遇桂敌,战斗失利后被截为三段,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重围。为掩护主力突围,52团奉命担任后卫,将敌人引向困牛山。

困牛山地势险峻,三面环河,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山顶。52团利用地形优势,与敌军展开激战。敌军多次进攻都被红军战士击退,伤亡惨重。然而,敌军数量众多,不断增援,52团的战士们渐渐被逼到了悬崖边。

02

英雄抉择

面对步步逼近的敌军,52团的战士们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此时,敌军想出了一个阴险的计谋:他们胁迫当地百姓走在前面,企图迫使红军投降。红军战士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开枪射击,可能会误伤无辜百姓;如果放下武器,就意味着被俘虏。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团长田海清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宁可跳崖牺牲,也不让敌人得逞。他高声喊道:“同志们,我们不能伤害老百姓,也不能当俘虏!跟我来!”说完,他第一个纵身跳下悬崖。其他战士们紧随其后,100多名红军战士集体跳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赞歌。

03

70年的追寻

战斗结束后,52团的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只有少数人幸存。由于战斗发生在偏远的山区,加上当时战事紧张,这段历史一直鲜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多次组织力量寻找52团的下落,但始终没有结果。

直到2001年,一位名叫杨又铸的党史工作者在石阡县的档案中发现了重要线索。他开始在当地走访调查,最终在困牛山村找到了94岁的目击者蔡应举老人。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讲述了红军战士们为了保护百姓而跳崖的感人故事。

04

永恒的丰碑

为了纪念这段悲壮的历史,2009年6月,当地政府在困牛山建立了红军壮举纪念碑。碑高10.5米,底座长9米、宽3米,呈火炬状,碑主体右为红六军团军旗,左为困牛山,上面镌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旗山融为一体构成丰碑。纪念碑底座前面的正中间,镌刻着由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撰写的《困牛山战斗及红军集体跳崖壮举简介》,两边依次镌刻着红六军团颜吉连、李真、张铚秀、陶汉章、江文等五位少将的题词和《建碑纪事》。

红52团的壮举,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红六军团主力的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开辟了道路。这段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