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活态文化的传承之旅
南浔古镇:活态文化的传承之旅
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一座特别的陈列馆正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里不仅展示了全国各地的非遗瑰宝,更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平台。
南浔古镇:千年古镇的文化传承
南浔古镇,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2024年1月,南浔古镇宣布永久免费开放,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为古镇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展示
走进南浔古镇,一座现代化的陈列馆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集中展示了全国各省份的重要非遗项目,让观众得以拥有节目内外联动的沉浸式体验。
在陈列馆内,一件件非遗精品承载着传承人的智慧与汗水,生动讲述着非遗匠心传承的故事。比如,苏州铜炉世家陈氏铜炉第四代传人陈冠丞的作品,使用了江苏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青铜失蜡铸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苏绣作品《丁香释怨千千结》,以细乱针的表现手法,层层加色,反复叠加,把丁香花纷纭可爱的美丽画面定格在丝帛之上。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表示:“这是一个展示非遗、弘扬非遗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非遗的作品,能够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这种非遗之美、技艺之美。”
湖州非遗:千年技艺的守护与传承
在浙江湖州,作为丝笔、禅茶、书画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1个、省级非遗项目58个。其中,辑里湖丝、双林绫绢、善琏湖笔被誉为“湖州三绝”,这些非遗瑰宝在南浔古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年近80岁的顾明琪已经和辑里湖丝打交道快70年,如今看到陈列馆专门给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打造了展示空间,顾老倍感欣慰。“我看了这个以后很感动,因为这个技艺是千年以前的,如果不保留的话,下一代就不知道了。儿子儿媳都学了这个技艺,我也正在教他们,把这个技艺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文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南浔古镇不仅在非遗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更在文旅融合方面走在了前列。2025年1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南浔古镇的宝善亲子街正式启用了“视韵南浔”教学实践基地,并在此举办了主题为“Glocal时代的转型:全球视野,本地共创”的展览。
展览中,一件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优秀毕业生徐翰阳与龙山黑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曲冰携手创作的黑陶雕塑,展现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黑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历经千年风雨,而在这座雕塑中,黑陶的古老技艺与现代艺术形式相得益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彩。
展览中的另一亮点是“哈尼暖域”,这件作品巧妙融合了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哈尼族的服饰制作工艺繁复,以黑色为主色调,涵盖27道精细工序,图案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在“哈尼暖域”展项中,观众不仅能直观欣赏这些传统图案,还能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它们亲密互动。
文化体验:让游客感受活态文化
在南浔古镇,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古迹,更能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围炉煮茶、水上婚礼等传统民俗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在古镇的文创店里,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感受匠人精神。
南浔古镇的评弹表演也是一大特色。在古镇的茶馆里,游客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评弹艺人弹唱,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未来展望:让古镇焕发新生机
南浔古镇的实践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正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科办主任范希嘉所说:“这里将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水乡生活实验室’,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机。”
南浔古镇的探索,为其他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保护好古镇整体风貌的同时,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让古镇永葆活力。正如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林生所说:“古镇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结合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他建议,古镇在保持传统底色的同时,可以植入艺术展览、时尚摄影、智能点单、沉浸体验等新业态,使古镇成为集民俗、艺术、旅游、休闲和商业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南浔古镇,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古镇,正在以创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