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镇焕新发展“嘉兴范式”
看古镇焕新发展“嘉兴范式”
嘉兴,这座因“运河抱城、八水汇聚”而闻名的城市,拥有18个各具特色的运河古镇。从桐乡乌镇到嘉善西塘,从濮院到盐官,这些古镇不仅保留着千年历史的韵味,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嘉兴深耕“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塑造新时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古镇发展新格局,缔造了古镇焕新发展的“嘉兴范式”。
1.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嘉兴的古镇保护与开发始于顶层设计。2023年,嘉兴将“提升古镇保护开发水平,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全市层面出发,构造顶层体系,保护古镇历史风貌,焕新古镇文化基因。
2023年11月,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嘉兴举行,嘉兴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并发布“中国古镇看嘉兴”古镇地图。同时,嘉兴以乌镇、西塘、濮院、盐官4个镇为核心,将全市18个古镇串珠成链,打造4个集群,并发布6条嘉兴古镇游线,推出“一起来嘉游·月河缤纷夜”文旅夜市推广活动及中国古镇风貌展,推动古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
嘉兴的古镇保护与开发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例如,西塘古镇连续多年举办汉服文化周,累计吸引上百万名汉服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乌镇则通过戏剧节这一文化IP,实现从木心美术馆到乌镇戏剧节,再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文化转型。
同时,嘉兴依托运河文化基因解码和激活工程,不断加强马家浜文化、运河文化、江南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阐释研究,推进东塔、干家埭等遗址考古,谋划推出一批具有运河文化元素和水乡古镇特质的文化形态。
3. 古今交融,焕发新生
嘉兴的古镇保护与开发注重古今交融,让古镇焕发新生。例如,桐乡濮院通过有机更新,打造濮院时尚古镇,让古银杏、翔云观、古桥群等流淌着记忆的地标愈发“精神”的同时,与时尚产业相融合,打造中国古镇旅游新标杆。
海宁盐官则通过建设融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旅游度假等于一体的音乐文旅城,充分挖掘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将潮文化和音乐文化融入盐官潮乐之城的每一处肌理,保护修缮古街古树古巷,复建盐务秤坊局、盐乐坊,同时引入万国歌剧院、个人演唱会馆、瓷器博物馆等场馆。
4. 品牌塑造与传播
嘉兴通过系统规划和创新实践,打造"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形成独特的"嘉兴范式"。2022年起,“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写入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形成古镇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共识和推进合力,将农业、康养、体育、文创等鲜活业态深度融入古镇发展,推出“运河人文品古镇”“民俗非遗趣古镇”“玩味国潮乐古镇”“艺文大观赏古镇”“浪漫光影夜古镇”等5个品类的古镇旅游精品线,让“嘉”里古镇生活深入人心。
嘉兴还通过每月集中对外发布古镇亮点活动,在全市各大旅游酒店、宾馆宣发,实现古镇“天天有好戏”,同时深化与抖音、B站等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合作,联合“小黑”诸鸣等网红达人,创作“古镇‘达人秀’”“跟着微短剧游古镇”等一批“中国古镇看嘉兴”系列音频、短视频作品,形成社会话题和网络热点。
5. 未来展望
嘉兴已经制定了《“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塑造与传播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提出品牌塑造、品牌传播、品牌提质、品牌善治四项专项行动,旨在把“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建设和维护贯穿于嘉兴城市发展全过程,不断提升嘉兴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助力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