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AI专业:以教育科技为特色的AI人才培养高地
北师大AI专业:以教育科技为特色的AI人才培养高地
2024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了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全国123所高校的1784份报名材料。这一盛况不仅展现了北师大AI专业的吸引力,也折射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
学院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20年,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教师多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学院建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本科生550余人,研究生37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2020-2023年,计算机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显示出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专业特色
北师大AI专业的课程设置紧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学院正在推进87个人工智能赋能专业与课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涵盖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的智慧课程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研究方向上,学院形成了多个特色研究团队:
智能媒体计算团队:以“成像为中心的图像处理”和“内容为中心的媒体计算”为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暗光全彩成像AI-ISP、非制冷红外成像的智能增强等前沿技术。
教育大数据团队:聚焦教育归因、大数据网络传输、网络经济学、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教育等领域,致力于用AI技术推动教育变革。
智能视觉计算团队:在步态识别、人体医疗健康分析、基于AI的抑郁分析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高性能计算团队:专注于并行与高性能计算、代码分析与优化,为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多模态内容理解团队:在高维数据存储、管理和搜索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索跨模态信息融合技术。
智能图形图像团队:研究方向包括人脸素描生成、戏剧脸谱生成等,将AI技术应用于文化传承领域。
智能分析方法团队:致力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推动VR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就业前景
从夏令营中各团队的介绍可以看出,北师大AI专业的毕业生在多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教育科技领域,毕业生可以加入教育大数据团队,参与教育评价与监测系统的研发,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在媒体计算领域,智能媒体计算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在图像处理、视频分析等方向的发展机会。
在医疗健康领域,智能视觉计算团队的研究方向为学生开辟了医学影像分析、健康管理等职业路径。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大规模数据处理、并行计算等相关工作。
在文化传承领域,智能图形图像团队的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将AI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的机会。
此外,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通过夏令营等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研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结语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凭借其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短短几年内已跻身国内AI领域的佼佼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该专业的毕业生将在教育科技、媒体计算、医疗健康、高性能计算等多个领域大展身手,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