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眼镜王蛇?小心被咬!
如何区分眼镜王蛇?小心被咬!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接连发生眼镜王蛇出没事件,消防员在短短两个半小时内连续抓捕三条眼镜王蛇,其中一条体重达15斤,体长近2米。这些事件凸显出眼镜王蛇的活动频率正在增加,同时也提醒我们,了解如何识别这种剧毒蛇类对于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眼镜王蛇的特征
眼镜王蛇(学名:Ophiophagus hannah)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之一,成年个体平均长度在3至4米之间,最长记录可达5.58米。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颈部背面的“^”形黄白色斑纹,形似眼镜,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此外,眼镜王蛇的体色通常为黑褐色,自颈后到尾端有多道黄白色横纹,这些色斑在幼蛇中更为鲜亮,对比度高,背面为黑色,斑纹为鲜黄色。
生活习性与危险性
眼镜王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它们一般在白天活动,喜欢栖息在山水绝佳的地方,由于感官敏锐,容易受到惊扰。一旦感觉受到威胁,就会竖立起前半身,吐出蛇头发出“呼呼”声,并可能直接攻击。
作为顶级捕食者,眼镜王蛇以其他蛇类为主要食物来源,甚至会捕食同类或大型蟒蛇。其毒液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和血循毒素,一次排毒量可达200-500毫克,最大可达7毫升。被咬后,受害者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视力障碍、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致死率高达60%。
遇到眼镜王蛇怎么办?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奔跑,避免加速血液循环导致蛇毒扩散。
远离现场:立即远离被蛇咬的地方,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促使其离开。
记住特征: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头、蛇体、颜色与花纹,有条件者最好拍摄致伤蛇的照片。
解压: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脚链、手表等。
结扎:可用绳子或者衣服撕成布条进行结扎,每半小时到1小时松开结扎部位3分钟。
冲洗伤口:用清水、冷开水等反复冲洗伤口残留的毒液。
尽快就医:做完急救措施后,应立即送至有抗毒蛇血清的医疗单位接受救治。
如何预防眼镜王蛇?
按路线游玩:请按照公园的游览路线游玩,不攀爬树枝,不进入草丛深处和未开放区域。
穿好衣裤:早晨和傍晚要格外小心草丛深密处,最好穿上长衣长裤和棉质的长袜。
戴上帽子:进入林区需要戴帽子,防止挂在树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
带上小木棍:如果非要穿过草丛,可以拿一根小木棍,以“打草惊蛇”的方式,边打边通过。
绕道而行:一旦发现蛇,不要盲目驱赶,保持安静,绕道而行。
备好解药:大多数蛇害怕硫磺和雄黄的味道,可以准备一支硫磺软膏,涂抹在脚部和小腿上。
眼镜王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虽然危险,但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特征和习性,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有助于保护这种珍贵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