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怎么办?一定要开刀吗?外科医详解:疝气症状、检查及最新疝气手术
疝气怎么办?一定要开刀吗?外科医详解:疝气症状、检查及最新疝气手术
疝气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和婴幼儿中更为常见。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本文将从疝气的定义、类型、原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方式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为您提供全面且专业的知识解答。
疝气是什么?
疝气,俗称脱肠(尤指小肠),是指身体器官或组织脱离原位,因腹壁周围肌肉缺口或筋膜组织突出,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形成外观或触摸到突起的状态。大部分约9成的疝气,以腹股沟疝气为最多案例,疝气发生的位置常见于腹部,其他部位包含肚脐、鼠蹊部、大腿上端等位置。
常见的疝气类型
疝气的种类,主要是根据位置区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腹股沟疝气:近9成属于腹股沟疝气,男性为主要好发族群,指肠子、膀胱或是腹网膜,从腹股沟腹壁或鼠蹊管脱出,造成鼠蹊部突起。
股疝气:股疝气发生在腹部与大腿的相接部位,肠子或腹腔网膜从腹股沟的外侧股孔,或是在大腿内侧出现突起状况,其成因通常因怀孕、肥胖者或生产时过分用力所造成。
脐疝气:脐疝气常见于新生儿、先天脐孔愈合不良加上后天肥胖、腹压增加(例如肝硬化腹水)等因素造成,指小肠从肚脐处的腹壁突出所致的疝气。
手术后切口疝气:手术后的切口型疝气,是因手术或因严重的外伤伤口,使筋膜层的裂出开口,让壁内的器官或组织,往腹壁外跑出,若在腹部出力时,会因肠子跑至疝气囊内导致肠阻塞,而感到疼痛。
造成疝气的原因
疝气的发生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大类因素。直接型疝气,又称为后天性,好发于中老年的男性;间接型疝气,则为先天性,好发于婴儿与青少年。
其他疝气发生的原因,包括:受伤、抽烟、怀孕、肥胖等因素引起。其次,婴儿的睾丸因未顺利降至阴囊,导致路径闭锁不全,使腹腔内容物,如肠子、水分、网膜等,掉入腹股沟或阴囊中,而形成了疝气。
哪些人容易有疝气?
- 肥胖者
- 长期慢性便秘者
- 年长男性者
- 有家族病史
- 常提重物或负重之工作者
疝气有哪些症状?
- 病灶处有凸出物,且有有沉闷感、疼痛感
- 恶心、呕吐
- 腹胀、肠道阻塞
疝气如何自我检查?如何诊断?
自我检查:站立于在镜前,检查腹部、腹股沟、阴囊处,有无不正常的肿块或突起。若有凸起时,多半呈现柔软、可用手推回体内。用手轻触,能否摸到硬块或凸起的地方,以及出力时是否出现疼痛感。
医学诊断:理学评估与触诊为主。根据病史作询问。若须排除其他非疝气之因素所引起,须藉由其他影像学检查。影像检查,像是超音波、电脑断层等细部检查。
疝气会自己好吗?
一旦患有疝气,则无法自行改善与康复,若能推回使疝气暂时消失,虽无立即性的健康风险,但若长期忽视,恐造成部分肠子卡住的嵌顿型疝气,危及生命,建议尽快就医诊治。
疝气如何治疗?一定要开刀吗?
目前针对疝气,以手术进行治疗为主,而以“微创疝气手术”为治疗首选。
新式疝气手术:微创疝气手术
新式疝气手术,是腹腔内视镜手术法,一种透过内视镜及各种显像技术,使外科医生在无需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口的情况下施行治疗。在过去的传统疝气手术常造成大伤口,不仅会留疤、术后也有疼痛较多,而微创疝气腹腔内视镜手术以微小开口,将手术器械放置到修补患部,精准做治疗,让患者在治疗后能更快康复。
常见问题
疝气开刀多久才不会痛?
一般而言,术后一周内会感到轻至中度不等之疼痛,若选择微创疝气手术,则于术后感到轻微或毫无疼痛感。
疝气手术有后遗症吗?
选择传统疝气手术,术后常见的后遗症是大腿内侧神经痛或麻木,不过目前已有先进的腹腔镜与微创手术,后遗症发生的机率极低。
疝气开刀有哪些注意事项?
于疝气手术前,为麻醉安全起见,手术前一天的晚上12点后,须开始禁食与禁饮水;术后的1个月内,应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仰卧起坐、用力解便、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若发现伤口有突发性的红肿与热痛,或是分泌物与出血时,应立即回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