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文物古迹介绍
巩义市文物古迹介绍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不仅孕育了伟大的诗人杜甫,还保留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见证了中原文化的辉煌。从康百万庄园到宋陵,从杜甫故里到青龙山慈云寺,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吸引着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康百万庄园(AAAA)
康百万庄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与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并称为全国三大庄园,位居三大庄园之首。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和“中原古建典范”。庄园位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距离市区仅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十九部分组成。
杜甫故里(AAAA)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这里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余首,被誉为“诗圣”。
宋陵
宋陵是北宋皇帝(960-1127年)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之一。它是我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宋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开洛高速贯穿东西,南有嵩山,北有黄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青龙山慈云寺(AAA)
青龙山慈云寺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距巩义市区20余公里。这里四山旁围、一水中流、峰恋联亘、林木掩映、环境十分幽静,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境地。慈云寺始建于汉代,是巩义第一丛林。据寺内碑载:“东汉明帝水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腾,竺法兰始建白马寺于洛阳城西,既而分身来此,结茅为庵,是为慈云寺之始。”
巩义石窟寺(AAA)
巩义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区北15公里的黄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公元471—499年)。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石窟寺背依邙山,面临洛河、山光水色、秀丽多姿,古有“溪雾岸花”之说,为巩县八景之一。
伏羲台遗址
伏羲台遗址位于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坐落在黄河南岸,黄河与洛河交汇处东部的夹角地带,高出河岸80米的台地上。遗址于1984年发现,由于当地百姓称此地为“伏羲台”,据此命名为“伏羲台遗址,据先秦典籍记载,黄帝、伏羲、尧、舜、禹等均在洛汭“修坛沉璧”,祭天祭川,遗址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采集有石斧、石铲、石镰、石刀、石镞、陶鼎、陶罐、陶盆、陶豆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一带,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从公元963年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葬此,至公元1135年宋徽宗葬此,历时173年,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北宋皇陵群。
康北古城址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建立巩国,康北古城址即为巩国都城遗址。
苇园瓷窑遗址
苇园瓷窑遗址位于巩义市米河镇苇园村。村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当地群众称为庙路河,又叫苇园河。苇园瓷窑遗址由此而来。小河将苇园村分为东苇园、西苇园两个自然村庄。苇园瓷窑遗址即分布于小河两岸,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东至东苇园山脚,西至西苇园山根,南至苇园村南地,北至庙路河北岸,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杜甫诞生窑
在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有一处圣地,背靠笔架山,面临东泗河,山前是一片碧绿的原野,东泗河从中间流过,河水潺潺,清澈见底,两岸杨柳摇曳,风景秀丽,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村,不仅为明清八景之一——“泗河烟柳”,更因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诞生而吸引着华人及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巩义兴佛寺
兴佛寺位于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委东北1000米的莲花山顶上。南依横岭,北临黄河,邙岭青葱,风景如画。该寺创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关于其建寺原由在《重修兴佛寺创建配殿山门功成碑记》碑文中可略有所见:“兹为往来通衢要路,去大河未远;洪波巨浸泛滥无常,当建兴佛寺以镇之。”
福昌寺
福昌寺位于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东临米河第二初中,南距高刘公路50米,310国道200米,北紧靠延长山延长寨100米。 该寺创建于唐,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重修。建国后,修建郑州市33中时,拆毁部分建筑,60年代,修水渠时,和部分建筑被毁,现仅存大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式建筑,前檐用四根石柱,柱础为覆盆式,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施卷刹,梁架用材较大,制作精细,是巩义市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建筑。
青龙禅寺
走过千年风雨,历经磨难,几度兴衰,辉煌庄重的殿宇——青龙禅寺依然坐落在地处丘陵地带的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据史料记载,东汉永明帝七年(公元64年),该寺与青龙山慈云寺相继而建,是十方僧人及信众往返于白马寺与慈云寺之间接待、歇息的驿站,故称“十方院”。传说,白马寺的和尚云游到此,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便在此建寺修行,取名“青龙禅寺”。
巩义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西南,虽经几百年岁月沧桑、历经多次战乱,兵灾,时代变迁仍然保留下来大批错落有致的明清民居院落。刘家大院承载着家族从兴盛到衰落的数百年历史见证。刘家大院,又称王家大院。原有堂楼、上房、厢房、倒座、过庭、影壁、门廊、窑洞、纺织机,一应俱全,院落布局严谨,建筑工艺精湛,是研究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
孝义兵工厂旧址
在巩义市孝义街道办事处西北部,坐落着是民国时期全国四大兵工厂(沈阳、汉阳、巩县、上海)之一——孝义兵工厂,洛水从其西北穿过,陇海铁路贯穿东西,连霍高速从附近穿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前仅留孝义兵工厂旧址。孝义兵工厂,是河南省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兵工厂,始建于1938年,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有各种机器设备3000余台,职工3000余人,年产步枪、手枪、机枪、炮弹等武器弹药100余万件,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