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渡赤水:毛泽东如何玩转《孙子兵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渡赤水:毛泽东如何玩转《孙子兵法》?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7O2RBS05566N4D.html
2.
https://www.sohu.com/a/823127230_523187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N8SLHV055677HD.html
4.
http://www.81.cn/yw_208727/16343466.html
5.
https://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9&id=181623
6.
https://www.ccphistory.org.cn/shds/shhm/content/8136b1fd-c87b-4a7b-b24b-072818be115b.html
7.
https://www.rongpm.com/column/revolution-1dgy.html
8.
http://www.chnstone.com.cn/a/media/Edongcha/2024/2024/0617/5773.html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此时,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从云贵川三省对红军形成合围之势,企图将3万红军一举歼灭。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毛泽东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指挥红军在赤水河畔上演了一场军事奇迹。

01

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的首战

面对敌军的重兵围困,毛泽东首先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避实击虚”之计。他指挥红军向土城发起进攻,意图打开北渡长江的通道。然而,由于情报有误,红军在青杠坡遭遇川军主力,战斗异常惨烈。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撤出战斗,改变行军路线。1月29日凌晨,红军从土城等地渡口西渡赤水河,向古蔺方向前进,成功避开了敌军的主力。

02

围魏救赵:二渡赤水的奇谋

毛泽东深知,要打破敌军的围追堵截,必须让敌人陷入混乱。他运用《孙子兵法》中的“围魏救赵”之计,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进,二渡赤水,直取遵义。这一出其不意的行动让敌军措手不及,红军在遵义战役中大获全胜,歼敌2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极大地提振了士气。

03

声东击西:三渡赤水的妙计

在取得遵义战役的胜利后,毛泽东再次运用《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之计。他命令红军向西挺进,做出要进入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姿态,实际上却在3月16日三渡赤水,再次回到贵州境内。这一行动成功迷惑了敌军,使其判断失误,为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战机。

04

调虎离山:四渡赤水的绝笔

在三渡赤水后,毛泽东又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调虎离山”之计。他命令红军向南急进,做出要攻打贵阳的态势。由于贵阳驻军薄弱,蒋介石急忙从云南调兵增援。毛泽东抓住这一时机,指挥红军在3月21日晚四渡赤水,迅速南渡乌江,最终成功跳出敌军的包围圈,为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主动权。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月,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穿插于敌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变换作战方向,最终成功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经典战例。美国西点军校将其作为教材,认为这是军事指挥艺术的典范。

四渡赤水战役的成功,不仅在于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灵活运用,更在于他能够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发展军事战术。这场战役不仅挽救了红军,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更为后续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将《孙子兵法》的精髓与现代战争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为世界军事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