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必吃年糕:从古至今的甜蜜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必吃年糕:从古至今的甜蜜传承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6928141_121475662
2.
https://www.sohu.com/a/848196285_120601031
3.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29/doc-inehqvpf6768400.shtml
4.
https://culture-travel.cctv.com/2024/02/21/ARTIDrmUvKI089sHVjwlDXR8240221.s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Q09AA6055691V5.html
6.
https://www.sohu.com/a/805976814_122001933
7.
https://www.sohu.com/a/758342467_100228052
8.
https://www.sohu.com/a/852822787_121123774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06/11/82600439_1113456093.shtml
10.
https://m.ximalaya.com/ask/q12927617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年糕作为南方地区春节期间的重要美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年糕起源于汉朝,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象征着“年年高升”,还蕴含着驱邪避祸的美好寓意。无论是北方的饺子还是南方的年糕,都体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团圆喜庆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品味这道充满家乡味和人情味的传统美食吧!

01

年糕的历史渊源

年糕,又称“切糕”,是我国春节期间传统的大众食品。它由糯米制作而成,收藏食用方便,有桂花年糕、猪油年糕、八宝年糕以及水磨年糕等等。据说,年糕的由来与2500多年前的古人伍子胥有关。

据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姑苏城,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市,吴王阖闾接受部下伍子胥的建议,修建大城,以防外患,并责成伍子胥督建。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在与越国的战争中,吴王夫差由于伍子胥的帮助打败越国,并且俘虏了越王勾践。后来,越王勾践被放归回国,他牢记在吴国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一心要雪耻报仇。苦心人,天不负,等到时机成熟,越国终于一举打败了吴国。吴国在灭亡之前,由于连年战争,全国遍地饥荒,民不聊生,而夫差却骄横无道,不听伍子胥的忠言劝谏,还命他继续大兴土木修建王城。城破后,伍子胥被迫自杀。临死前,他曾对近侍说:“我死后,国家遭难,饥民可掘城得食。”后来,饥民暗中刨开城墙一看,发现一块块的城基砖石皆由糯米粉做成,于是饥民们拆砖而食,渡过了难关,得以生存下来。

为了纪念伍子胥的恩德,从此后,人们便仿制和食用这种食品,因为都在过年时食用,故把它叫作“年糕”。

02

年糕的文化内涵

年糕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食物,民间更是流行着“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儿歌,其是年的象征,也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希望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高,也希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表示,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习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意。贴春联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春联又称门对、春贴、对联等,是用红纸书写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憧憬。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韵律美。其内容中常出现的词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寓意新的一年将带来新的变化和希望,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03

南北方年糕的差异

在中国北方的年夜饭桌上,饺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主角。饺子形似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同时也有团圆美满的寓意。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欢声笑语中传递着家的温暖。饺子的馅料也是丰富多样,有猪肉白菜、韭菜鸡蛋、三鲜等各种口味,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而在南方,汤圆和年糕则更受青睐。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是用糯米制成的外皮包裹着各种馅料,如芝麻、豆沙等。在春节期间,南方人常常吃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而年糕则寓意着“年年高升”,是用糯米或米粉制成的,口感软糯香甜,也是南方人过年时必吃的美食。

04

传统年糕的制作工艺

江南年糕这一美食在江浙一带已流传两千多年,且俨然成为春节的时令食品。每年进入腊月,掸新、打年糕、做米酒、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走亲戚等接踵而至,日子里天天渲染着浓郁的过年气氛。对江南地区的农村人来说,打年糕是过年前必做的一件大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粳米或糯米磨粉打成年糕,并作为新年走亲访友时馈赠的传统礼品。

作为一个居于杭州的新富阳人,这几年,我在蒋家村的蒋家祠堂里,多次见识江南人打年糕的情景。传统手工年糕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掺米、淘米、磨粉、上蒸、打糕、切糕、做糕等众多工序。

掺米。富阳的年糕以糯米为主,一般选用七成糯米、三成晚粳米。糯米与粳米的掺和比例,具体还要依据糯米品种的糯性,以及自家人口味偏好而定。

淘米。首先要把掺和好的米放入大号的淘米筲箕或竹丝脚箩,再放到盛有清水的缸或木桶里浸淘,浸淘的时间要掌握好分寸,不能太久亦不能过短,达到要求就起水沥干。这一道工序决定了米粉好不好磨——如果水分过多,无论石磨、机磨都不便加工,出粉率也会降低,甚至要不时清理磨机,还有就是决定米粉的粗细,而米粉的粗细会影响年糕的口感。

磨粉。过去使用传统石磨手工磨制,几百斤米要磨成粉,耗时费力。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愿意那样麻烦,基本上以机磨为主。但坦率地说,机器打粉制作的年糕与手工磨粉的年糕,味道和触感真的很不一样。因此,年长者组织年轻人手打年糕,除了为了保留传统工艺,最主要还是为了口感,为了保持传统韵味。由于老石磨现在不是每家都有,想要借石磨磨粉,需要预约、排队,一家一家轮着来。平时闲置不用的石磨,年底那几天从早到晚甚至到半夜都在忙个不停。

上蒸。蒸年糕须用猛火将水烧开,因此烧火必须用粗柴。等灶上大锅里的水烧开后,在锅上架一个上口大、下口稍小的木制蒸桶,便于熟粉出蒸。桶底是通的,内中底部安有活动的竹片制成的蒸架,形似清朝官员的红缨帽,上尖下圆,上覆蒸布,既可防止米粉漏下,又能使锅中蒸汽较均匀地进入蒸桶之中。上蒸前根据米粉的水含量,加入少量水掺和均匀作最后调整,这叫“先粉”。上蒸师傅用大碗盛粉,一碗一碗地把粉均匀撒入桶中。慢慢地,粉上到了桶口,待最后一层粉飘出浓浓的香味时,就出蒸。

打糕。打糕重在“打”字,这是一门技术活,也是决定年糕成败的关键所在。打年糕场地一般设在堂前或门口道地上,摆上石臼,纵向用几张条凳支撑,架起一块面板。上蒸师傅必须要有力气,其动作要稳、准、狠。他把刚蒸熟还弥漫着热气的米粉从蒸桶倒入石臼,举起重达四五十斤的木榔锤,一上一下,十分有节奏地敲打石臼里蒸好的米粉糕坯,还喊着号子。敲打一阵后歇息片刻,将捣杵蘸蘸冷水,以防杵头粘住糕坯,然后挪到热气腾腾的捣臼里,轻揉细碾,再蘸水,再碾……旁边的人手拿湿抹布,一边翻动糕坯,使之不停转动,一边不时地用抹布揩擦石臼内壁——翻糕坯的人出手要利索,来不得丝毫差错。打者的力气与翻者的灵活,默契地融合在一起一落之中。经过榔锤的反复敲打,糕坯越来越韧,如此循环数十次,蓬松带有粒状物的米粉渐渐融为一团,最终变成既光滑细腻又有韧性的糕坯团,看上去油光可鉴。再将糕坯团捧到面板上,由两人分头骑在毛竹杠上,这叫“坐杠”。坐杠的两人边跳边移,糕坯团随着杠子的一上一下被压实。跳到尽头,再回首跳回来,将糕坯团压实,卷起糕坯,旋转直向放置,面板上抹水防粘,再让跳的人坐杠重压。如此反复四五次,直到年糕糯韧,才算“功到糕成”。

切糕。经千锤百炼后被压平的整板年糕,放在案板上稍微冷却后,按照一定的大小用菜刀切成条,这叫毛年糕。将长条年糕用浸湿的双手把侧边修平抹光,使其边线圆滑,再切块成型,这叫光年糕。因为光年糕含水量稍多,所以不如毛年糕保存时间更长。年糕切好后,一块块整齐排放在抹湿的竹匾里。老人们还会用木印蘸洋红盖上印,白白的年糕盖上红红的印,象征吉祥喜庆。

年糕上了匾,冷却后,在靠墙避风处一个挨一个立起来,外覆稻草保温防冻。为了不让年糕因放的时间长而开裂,还要把年糕放进水缸里浸泡。浸年糕的水十分讲究,要用立春节气之前的冬水,再放一点明矾,这样保存时间较长,还不会产生异味。

做糕。做糕师傅把糕坯按在刻有吉祥版纹的特制年糕印(木刻模子,阴刻有图案)里,用一块平板将其压平,再反敲一下,于是,牡丹、蟠桃、麒麟、鲤鱼以及魁星、财神等各种有着吉祥寓意图案的年糕成品便出来了。

制作好的年糕,光洁如玉,柔糯细软。烹饪方法很多,可以汤煮、煎炸、烧烤、爆炒等。泡饭年糕、白糖蘸年糕、青菜炒年糕、冬笋肉丝炒年糕、青蟹蛋黄炒年糕……你有多少手段,年糕就能反馈你多少美味。富阳人喜欢用放养在山里的土鸡熬成汤,加冬笋、木耳、榨菜和圆白菜点缀,混合年糕煮,糕糯汤清,咸香可口。

年糕作为一种传统美食,蕴含和传承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江南的温婉,不仅体现在烟雨风韵的美景中,也体现在年糕这样的特色美食中。蒋家村所保留的这种打年糕传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风景线。

除了唤醒人们的味觉记忆,年糕还与春节有个特殊的“遇见”,作为接地气的大众风味和走亲拜年的时令节礼,饱含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年糕,年糕,年年高”,寓意万事如意,一年更比一年好。从这一点来说,年糕也是一种精神符号和乡情代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