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难题:老人太宠溺孩子怎么办?
隔代养育难题:老人太宠溺孩子怎么办?
随着隔代养育现象的普遍化,老人过度宠溺孩子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在尊重老人付出的同时,又不让孩子陷入溺爱的困境?红安县家长学校特别推出家庭教育"热点问答"系列,本期聚焦"隔代养育,老人太宠溺孩子怎么办"这一困扰众多家庭的问题,从家长、学校和专家三个层面提供实用建议。
家长分享:建立和谐的代际育儿关系
- 肯定老人的付出
长辈们不辞劳苦来帮忙带娃,我们要心存感激,也要体谅他们因为跟不上时代而显得有些落伍的育儿理念。请记住,长辈们帮助我们带孩子是出于亲情和善意,而不是他们的义务。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付出,耐心地向他们介绍比较科学的育儿方法。
图源:父母志
多关心老人
老人的付出也是希望能得到家人的认可,获得子女的关心和重视的。老人很容易悲观地去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在和老人沟通时,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多关心关心他们。统一教育思想和家庭规则
在家庭教育中,全家人应保持一致的教育思想和家庭规则。作为父母,我们应以身作则,并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老人,帮助他们逐步改变旧习惯,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串岗、不越权、重协作
在隔代教育中,我们和老一辈都要“拎得清”,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分工,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长辈的帮助只是辅助,不管多么忙,都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老人,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少点指责,多点指导
不要一味指责老人做得不对,而应该把示范放在首位。可以把自己的教育方式做给老人看,或是分享实际的案例,让沟通变得更立体,让祖辈看到孩子的变化,给他们时间来适应和学习,如果确实有效果,老人自然愿意跟着做。
学校解答:建立健康的育儿观念
表明观点,对孩子坚定地说“不”
在“隔代抚养”带来的消极影响当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老人对孩子的溺爱。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长辈,绝不能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百依百顺,该说“不”时就要坚定地说“不”。由此,孩子才能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溺爱不等于爱,要理性对待孩子
在“隔代抚养”中,鉴于老人疼爱孩子的心理,溺爱有时在所难免。家长应该与老人进行充分地沟通,让他们理解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并且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害,要努力以理性和平衡的方式对待孩子,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图源:晚晚育儿
“隔代抚养”中分清责任
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就要让老人知道自己才是孩子的监护人,自己有教育孩子、批评孩子的权利。老人可以一起对孩子进行抚养、照顾,但是不可以在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过度袒护孩子。抛却袒护,正视孩子的错误
如果孩子犯了错,长辈与家长都不要过度袒护孩子。家长必须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专家观点:建立科学的育儿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教研员建议:
了解老人宠溺孩子的模式和程度
并不是不能宠孩子。家长需要宠爱孩子、支持孩子、托举孩子,成为孩子的底气的。如果老人的宠溺是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和愿望,甚至包括不合理或有害的。这种宠溺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缺乏自我约束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解决方案
(1)尽量家长自己带孩子,家长也需要多陪伴孩子,对孩子的人格健全非常重要,老人的陪伴是无法替代的。
图源:父母志
(2)如果实在家长没法自己单独带孩子,需要老人的协助,家长需要定期和老人进行家庭会议,温和地沟通养育孩子相关的问题,尽量达成一致。
家庭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课题。红安县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热点问答"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