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宋宫词》热播:赵匡胤画像背后的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宋宫词》热播:赵匡胤画像背后的文化密码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6457618_412854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E5%8C%A1%E8%83%A4/61716
3.
https://www.sohu.com/a/769078141_100092052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7A01JK900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87107
6.
https://i.ifeng.com/c/8Y5DxDp6e78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1/16/10983756_1134653114.shtml
8.
https://sucai.redocn.com/yishuwenhua_10526768.html

随着电视剧《大宋宫词》的热播,观众们对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兴趣愈发浓厚。剧中不仅展现了赵匡胤的英勇事迹,还通过精美的服饰和场景还原了北宋时期的宫廷生活。然而,剧中的形象是否真实还原了历史上的赵匡胤?这不禁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流传至今的赵匡胤画像。

01

画像的历史真实性

现存的赵匡胤画像主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最著名的是《宋太祖坐像》。这幅画像是宋代宫廷画家的作品,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真人模样,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宋史》中描述赵匡胤“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这些文字记录与画像中的形象基本吻合。

02

画像的服饰文化解读

在没有照相机的古代,帝王们想给后人展示自己“伟岸”的形象,最好的方法就是画像了。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到高宗、理宗、哲宗、徽宗等,都有画像流传。有意思的是,除了太祖赵匡胤之外,其余的皇帝多是一身红袍,除了长相各有特点之外,基本都是“复制” “粘贴”。

除了身穿大礼服之外,宋朝皇帝的画像基本只有两个颜色,一黄一红。如果说红色是“五彩斑斓”的红,那黄色就单调一点,皇帝常穿的基本都是淡黄色了。这两个颜色之所以能得到宋朝皇帝的青睐,也是有独特原因的。

皇帝穿黄色,其实也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黄色”的象征意义,最早始于汉代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在他的观点里,黄色是五色的中间色,代表中央;明代文人田艺衡的《留青日札》进一步阐述了黄色的衣服只有帝王能穿,是祭天时要用的颜色。

黄色成为皇帝专属的颜色,其实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朝之前,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有穿黄色衣服的习惯。到了唐高宗的时候才明确下令,百姓和官员都不能穿黄色衣服,黄色成为帝王专属色。宋朝很多习惯都延续自唐朝,专属色自然也没有例外。

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年),“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被部下拥立为皇帝。这是一件大家心知肚明的“表演”,成为皇帝之后,赵匡胤下意识地避免了更能代表皇帝的明黄色。因为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似乎就是在不断提醒他,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整个宋朝,黄色还是比较受到皇帝偏爱的,毕竟黄色象征着权力。种种因素叠加,赵匡胤选择的淡黄色,也影响了后来的赵氏子孙,大家争相向太祖学习,正因如此,淡黄色就成了宋朝皇帝比较喜欢的颜色。

关于淡黄色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宋初的皇帝都太过节俭了,赵匡胤的衣服都是洗了又洗,衣服越洗,颜色越淡,明黄色变成了淡黄色。在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不仅自己的衣服反复浣洗,连寝宫内的被褥都是暗淡的素色。

黄色是君权的象征,那红色又是因为什么受到了宋朝皇帝的喜爱呢?这一切还是要归结到“五德终始”理论上来。这一理论来自战国,那时候的学者认为,五行与每个朝代的国运息息相关。例如,五帝时期是土德,终结五帝的夏朝是木德;成汤的商朝是金德;武王伐纣是火德。其对应的颜色为土德对应黄色;木克火,木德是青色;金克木,金德是白色;火克金,火德是红色。

宋仁宗赵祯坐像

按照这个理论,宋朝就属于火德,对应的红色就被宋朝皇帝们所喜爱。这个理论被历朝皇帝所推崇,所以历朝历代的皇袍,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按照规制来说,宋朝皇帝上朝的时候,穿的应该是通天冠服,但是通天冠服过于隆重,几个小时的朝会下来,坐在龙椅上很难受。于是,宋朝皇帝除了大祭祀致斋、大册命等重要场合外,一般常朝的时候还是以常服为主。对于大臣来说,朝会是向“上司”汇报工作,听从安排;但对皇帝来说,朝会就是接见下属,分配工作,有奖有罚。所以,作为最高统治者,让自己穿得舒服一点开完朝会,也是可以理解的。

03

画像背后的政治文化意义

赵匡胤的画像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画像中的服饰、色彩、姿态等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北宋初年的政治生态。

  1. 皇权的象征:黄色和红色的运用,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两种颜色在宋代都是皇家专用色,平民百姓不得使用,彰显了帝王的尊贵地位。

  2. 政治理念的体现:赵匡胤选择淡黄色而非明黄色,可能反映了他“以德治国”的理念。淡黄色给人一种温和、内敛的感觉,与赵匡胤“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相呼应。

  3. 文化传承的象征:画像中赵匡胤的服饰和仪态,体现了对唐代文化的继承。宋朝在制度、礼仪等方面大量借鉴唐朝,这在画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04

不同版本画像的比较

现存的赵匡胤画像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太祖坐像》,二是其他流传于世的版本。这两个版本在服饰、姿态上基本一致,但在面部细节上略有差异。

《宋太祖坐像》中的赵匡胤面容威严,眼神坚定,体现了开国皇帝的气魄。而其他版本的画像则可能在细节上有所艺术加工,如面部轮廓的修饰、表情的柔和等。

05

对后世的影响

赵匡胤的画像不仅影响了后世对这位开国皇帝的认知,还对宋代及以后的宫廷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以后的帝王画像,在服饰、色彩、构图等方面,都能看到赵匡胤画像的影子。

此外,这些画像还为研究宋代服饰制度、色彩象征、宫廷礼仪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06

结语

通过解读赵匡胤的画像,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开国皇帝的风采,更能窥见北宋初年的政治文化风貌。这些画像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与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