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小心是身体这些地方出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小心是身体这些地方出问题……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42056

进入12月,广东的冷空气不断"补货",冬天真的要来了。天一冷,不少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办法能让身体暖起来?

手脚冰凉,到底怎么了?

手脚冰凉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女性及老年人群尤其多见。

  1. 可能是阳虚、体寒、肝郁

中医认为,身体暖和靠的是身体里的阳气,冬天本就"阳气内守,不易达四末",如果身体存在"阳气不足"的情况,就容易手脚冰凉。还有一种解释是,血脉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寒气凝滞于经脉,会使气血运行受阻,不能充盈四肢,也会出现手脚冰凉。

除了虚、寒之外,肝郁也可以导致手脚冰凉,表现为手脚只是摸上去凉,但自己不觉得冷,甚至脸上还红扑扑的。这种手脚冰凉不是能量不足,而是传输障碍所致。

  1. 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

在寒冷的环境中,手脚冰凉,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在受到寒冷的刺激,保暖不足时,下丘脑就会发动体温的调节功能,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皮肤表面的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散热,保存体温。

手足血管的收缩减少了散热的同时,血液循环所带来的热量也就减少,能量会优先供应内脏、大脑、躯干等身体重要的部位,导致手脚发冷。这种情况通常是正常的。

哪些情况导致的手脚冰凉需要就医?

  1. 手部、足部的血管出现了问题

有一些疾病比如闭塞性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导致微血管的病变,末梢血液循环受阻,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而且常常可能是非对称出现的。假如在温暖的环境中仍然持续有手足冰凉的情况,而且不是对称性出现,需要注意是否有血管病变的可能。

雷诺氏病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血管病变,典型症状是手指对寒冷异常敏感,还伴有手指或者脚趾颜色变白或青紫色、麻木、疼痛等症状。

  1. 贫血

在贫血时,也有可能会出现手脚冰凉,同时可能会伴有头晕、心悸、皮肤、黏膜苍白等特征。

  1.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素是调节机体基础代谢产热的重要的激素,假如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人体的代谢过程全面减慢,皮肤血流减少,使患者皮肤冰凉且苍白,可能就不仅仅是手脚冰凉,整个人可能都会出现怕冷的状态,皮肤也会出现特征性的干燥、粗糙等。

堵住寒气入口,暖身效果翻倍

人体有些部位是"寒气入口",护好这些部位,暖身效果更佳。

入口一:脚底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足三阴经都起于足下,循行到腹部,特别对女性来说,保暖更需护好足部。

建议:穿长袜,不要光脚在地板上走,选择有一定厚度、最好包裹住脚踝的鞋,并垫上鞋垫。

入口二:肚脐

肚脐,又名神阙穴,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

建议:穿高腰内裤和长裤,外出可以穿个小马甲,注意防风、防凉。

入口三:嘴巴

饮食不当,如吃过多生冷冰品,致寒气从口入。

建议:贪吃生冷食物,相当于在体内开了个"大冷库",冬天要少吃寒凉、油腻、生冷的食物。

入口四:脖子

脖子后面的大椎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重要穴位,大椎受寒,容易引起鼻塞等症状。

建议:冬天可以穿个宽松的高领上衣,或者出门戴上围巾和帽子,护住脖子人就不容易受寒。

这些方法改善手脚冰凉

缓解手脚冰凉,最好先排查,看看是否为病理性因素所致。如果排除了疾病隐患,在寒冷的冬天,做好以下5件事可以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

  1. 阳光浴头

阳光好的时候,出门晒晒太阳,让阳光晒到头顶的百会穴,能加快血液循环,提升脏腑活力。还可以晒晒背,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均分布于后背,晒背能借助自然界阳气温通经脉。可以一边运动一边晒;也可以在温暖无风时打开窗子,在窗前晒半小时,但如果不开窗效果会大打折扣。

  1. 暖水浴足

泡脚的水温不要超过40℃,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下肢寒凉的人,可以在水中加艾草、花椒等。泡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不宜出大汗。

  1. 做柔和的运动

可以依据个人爱好、体力强弱选择运动方式,比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冬天运动微微出汗即可,不推荐大汗淋漓。

  1. 穿宽松的衣物

打底裤袜等紧身衣物,容易让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应选宽松、舒适的衣物。

  1. 好好吃饭

食物摄入人体后,部分能量会转化为热能,用于保持体温和供人体散热。注意不要吃得太少,身体能量跟不上,会使人体气血亏欠,导致四肢寒凉;不要吃得太咸,咸味入肾,可能导致肾水过旺,克制心火,加重手脚冰凉的情况。

缓解手脚冰凉需要在生活细节上下功夫,及时添衣、按时睡觉,多活动身体、少碰寒凉食物,祝大家都能在冬天"暖气"满满。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