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移动支付安全指南:如何防范新型网络诈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移动支付安全指南:如何防范新型网络诈骗?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1636726_122066678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716/herald/1acff9f929dfd0d2d4f9aa4c8e7250e4.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1514965_122066678
4.
https://m.mpaypass.com.cn/news/202402/06181848.html
5.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41229
6.
https://www.sgpjbg.com/bggroup/1332.html
7.
https://www.unionpay.com/upowhtml/cn/templates/newInfo-nosub/7885004da382485e8bde5a0ba000fdd3/20240205152732.html
8.
http://www.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5/2024-12/09/content_12758253.shtml
9.
http://www.news.cn/legal/20250114/b9f047f5c4fb4c3ebc4a128d17266d0a/c.html

近日,中国银联发布的《2023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移动支付的普及率已高达86%,但仍有87.4%的用户收到过各类诈骗信息。在所有诈骗信息的传播渠道中,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等传统渠道占比最高,同时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也逐渐成为诈骗信息的传播渠道。

面对严峻的移动支付安全形势,用户需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防范移动支付诈骗。

常见诈骗手段

  1. 虚假客服诈骗:骗子冒充航空公司、银行等机构客服,以航班取消、账户异常等理由,诱骗用户进行转账操作。例如,李先生曾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因航班故障需要改签,最终在对方引导下通过“企业支付”功能借款10万元。

  2. 屏幕共享诈骗:骗子通过电话联系受害者,声称已为其开通某种服务,随后引导受害者下载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从而盗取其银行卡资金。罗女士就曾因此被骗走卡内资金。

  3. NFC近场支付诈骗:利用NFC技术的便利性,骗子通过伪装身份,要求受害者开启NFC功能进行支付操作,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具体防范措施

  1. 设置多重验证:在支付时使用密码、短信验证码、生物识别等多种验证方式,提高账户安全性。调查显示,72%的用户已采取此类措施。

  2. 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如果选择使用小额免密支付,建议将免密限额设置在100元以下,以降低风险。

  3. 警惕陌生来电:接到自称官方机构或熟人的电话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转账。

  4.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相同密码。

  5. 谨慎使用NFC功能: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要轻易通过NFC功能进行支付操作,防止数据被盗。

  6. 使用安全工具:下载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安全工具,利用云闪付“一键查卡”等功能加强账户管理。

应急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冻结账户: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冻结相关账户,防止进一步损失。

  2. 报警处理: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调查。

  3. 心理调适:遭遇诈骗后可能会产生情绪低落等心理反应,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不容否认,但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通过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遭遇诈骗的风险,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