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练习,提升你的肺活量和体力!
呼吸练习,提升你的肺活量和体力!
呼吸,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生理活动,但你是否知道,通过有意识的呼吸练习,可以显著提升肺活量,增强体力,甚至改善运动表现?
什么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顾名思义,就是以腹部为主要运动部位的呼吸方式。在腹式呼吸中,我们通过有意识地扩大和缩小腹部的肌肉,使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肺部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张和收缩。
腹式呼吸的好处
提升肺活量:腹式呼吸能增加肺部通气量,提高呼吸效率,进而促进身体的氧气供应和代谢水平。
增强核心力量:通过锻炼膈肌和腹部肌肉,可以有效地改善腹直肌分离、肋骨外翻等问题,同时强化盆底肌功能。
改善身心健康:腹式呼吸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减轻腰背疼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还能促进产后恢复。
如何正确练习腹式呼吸?
姿势: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可以平躺或坐下,放松身体,特别是肩膀和颈部的肌肉。
手部位置: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肚子上,以便感受腹部的运动。
呼吸节奏:用鼻子缓缓吸气,大约3—5秒钟,注意感受腹部向外扩张,而胸部保持相对静止。然后用嘴缓缓呼气,大约6—10秒,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
屏息:在吸气和呼气之间可以适当屏息1秒,但不要过度用力。
练习时长:建议每次练习15—30分钟,每日1—2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增加练习时间。
呼吸练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研究表明,有意识地进行呼吸练习可以提高耐力表现。无论是在运动前还是运动后,控制呼吸的速度、节奏和深度都能带来许多好处,包括减轻压力、提高注意力以及改善心肺健康。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经历不同状态的转变,这里就存在着临界相变现象。当运动强度线性增加时,运动心率和呼吸频率会呈现特定曲线。在运动强度区间的边界(即相变点)会产生临界现象。随着运动强度(心率)的增加会出现两个呼吸代偿点(第一通气阈值 VT1 和第二通气阈值 VT2):当运动强度达到 VT1 时,运动能源底物开始由脂肪供能转变为糖原供能;VT2 的运动强度又被称为临界功率/速度(Critical Power/Speed),运动强度低于 VT2 时运动是可长时间维持的稳态,运动强度高于 VT2时运动很快会达到力竭。
注意事项
初学者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深度。
如果感到不适,如头晕、胸闷等,应立即停止练习,恢复正常呼吸。
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
呼吸练习应与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以获得最佳效果。
呼吸练习是一项简单却强大的工具,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升肺活量和体力,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每天只需花费少量时间,就能获得如此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练习腹式呼吸,感受它带来的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