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四步驟,練習用六種職場情境例子,磨練對話技巧
非暴力沟通四步驟,練習用六種職場情境例子,磨練對話技巧
前阵子,一位读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看完非暴力沟通后,我觉得很有用,但我作为公司的基层管理者,对下属也许可以用这些步骤去同理,但对跨部门或上级沟通,真的适合表达感受吗?尤其是对上级,他们可能没耐心听,甚至会把你的担心当成借口,你有什麼亲身实用案例可以分享吗?"
我回想了自己在台积电担任副理时的一些经历,将其改写成六个职场沟通情境,涵盖了与下属、同事和上级的互动。首先,我将简要介绍非暴力沟通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创立的一种沟通方式,旨在促进理解和同理心,减少冲突。这种理论的核心是学会以尊重和关怀的态度表达自己,同时深入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非暴力沟通包含了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 观察:客观的陈述,不带任何评价或判断。例如:"我注意到你这周的报告迟交了两次。"
- 感受: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反应,而不是意见或想法。例如:"这让我感到有些担心。"
- 需求:说明感受背后的需求。例如:"因为我们需要准时提交报告以确保项目进度。"
- 请求:清晰地提出希望对方如何行动。例如:"你能否在下次按时提交报告,或告诉我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通过这四个步骤,我们能在沟通中保持清晰和真诚,促进相互理解。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放下对错之分,专注于满足双方的需求。这种沟通方式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职场和国际调解等领域。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冲突、增进合作、改善关系。当每个人都学会用心聆听和真诚表达,就能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的社会。
以下我举出六种职场常见的沟通情境,并示范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最后分析其中的差异。
六种职场情境的实际用法
情境 1:与下属谈工作进度
情境:作为一位基层管理者,你发现一名下属最近工作效率下降,完成的任务质量也不如以往。
暴力沟通:"你最近工作进度怎么这么糟糕?这样下去我们怎么可能按期完成项目?"
非暴力沟通:"我注意到最近你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这让我有些担心,因为我们的项目期限很紧。我想了解是否有什麼困难需要帮助?"
情境 2:与下属讨论绩效问题
情境:你发现一名下属的工作绩效不达标,且他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暴力沟通:"你的工作绩效真是太差了,你到底在干什么?如果你再不改进,我们就得考虑其他人了!"
非暴力沟通:"我注意到你最近的工作绩效低于预期,这让我有些担心,因为我们的团队目标很重要。我想了解你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能否一起找出解决方案?"
分析情境 1 和 2,非暴力沟通避免了指责,单纯表达你的关心和担忧,同时给了下属机会反思自己的表现,并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相反的,暴力沟通则是直接批评对方,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卫和不安,可能导致工作气氛更加紧张,下属以后会更不愿意跟你沟通。
与同事沟通时要多做一件事
在同事之间的沟通中,除了非暴力沟通中的观察、感受和请求之外,还可以尝试加入一种"双赢策略",来进一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合作的深化。这种策略有助于建立一个共同目标,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情境 3:与跨部门同事沟通
情境:你需要与另一部门的同事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但对方的进度一直拖延,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暴力沟通:"你们部门总是喜欢扯后腿,这次又耽误了我们部门的进度!"
非暴力沟通:"我注意到我们的项目进度有些拖延,这让我感到有些压力,因为我们的截止日期很紧。我们能否讨论一下如何加快进度,并看是否有什麼我们能一起解决的问题?"
接着,再加入双赢策略:"或许我们可以找出一些互惠互利的方法,例如你们部门有什么资源需要我们部门支援的,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互相帮助。"
情境 4:与同事协调资源
情境:你和另一位同事需要共享有限的资源,但他总是占用大部分时间,导致你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
暴力沟通:"你总是霸占资源,根本不考虑别人的需要,你这样子真的很自私!"
非暴力沟通:"我注意到最近你经常使用这些资源,这让我在完成工作时遇到了困难。我希望我们能够协调一下资源使用时间,确保我们都能顺利完成各自的工作。"
接着,再加入双赢策略:"我们也可以看看是否有其他方法来最大化资源利用,比如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制定一个灵活的使用计划,这样我们都能更容易把工作完成。"
分析情境 3 和 4:非暴力沟通清晰地说明了你的观察和困难,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请求,并邀请对方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了双方的合作意愿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入双赢策略之后,更强调了互惠互利,建立共同目标,使双方更容易接受彼此的请求,并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相反的,暴力沟通则直接假设对方是恶意的,还指责对方很自私,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对立,对合作毫无帮助。
与上级沟通时也要多做一件事
相较于跟下属和同事的沟通,而跟上级沟通的时候还要多做一件事。
企业顾问刘奕酉曾在《高胜算的本事》书中写道,会被主管赏识的下属大多具有一個共通特性:"让对方容易做决定、而不是困难的做判断,更不要让对方自己找答案。"
也就是说,我们在与上级沟通时,除了标准的非暴力沟通起手式之外,尽可能让对方容易做决定,而不是让他们陷入困难的判断,或等著让他们自己找出解决方案。这意味著在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后,应该主动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举例两种向上级沟通的情境。
情境 5:与上级反映工作负担
情境:你觉得自己目前的工作负担过大,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工作质量和健康,但担心上级不会理解你的处境。
暴力沟通:"你给我的工作量太大了,我覺得你是故意的,这根本不可能完成!"
非暴力沟通:"我感到目前的工作负担有些过大,这让我感到过多的压力,并且已经影响到我的工作质量和健康。我希望和您讨论一下是否可以调整一下任务分配,这样我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并保持健康。"
紧接着,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是我分析完的工作负担与优先顺序,由於不堪负荷的关系,我很難做好优先度最高的 A 部分,我建议这个 B 部分可以删减不要再做,至於 C 部分則适合分配給其他同事,最後的 D 部分最好能引进临时性的支援,帮助分担一些工作。"
情境 6:向上级反映工作环境问题
情境:办公环境的问题(像是噪音或空调问题)已经影响到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健康,但上级似乎不太关心这些细节。
暴力沟通:"这里的环境实在太糟糕了,根本没法工作,你们管理者到底有没有在管?"
非暴力沟通:"我感到办公室的噪音问题影响我们工作效率,这让我们有些困扰,也影响团队的心情。我希望我们能讨论一下是否有改善环境的可能,这样我们可以在更好的条件下工作。"
紧接着,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建议我们可以考虑引入隔音材料,或在特定时间段限制噪音来源,这样我们的工作环境会更安静、办公的效率也会提高。"
分析情境 5 和 6:非暴力沟通表达了具体的观察和感受,先让上级了解你的情况,而不是直接批评和指责上级的管理。接著,要同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对方能够轻松地做出决定,而不是陷入困难的判断。
相反的,暴力沟通则直接批评管理层,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和抵抗,根本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结语
总结来说,无论我们要沟通的对象是谁,都适合用非暴力沟通来"开場",简短扼要、却带攻击性的言语,才能开启有效的对话。而后续的对话要怎么样"延续",则是依照不同的对象与情境,采取适合的说话方式。
对我们自身来说,尽管心里有再多委屈,原则就是"不要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而是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人"。一旦建立好这种心态,你讲出来的话语、表达出来的神态,都会让人感受到你是一个"掌舵自己人生的成熟大人"。大部分人会更愿意和这样的人展开对话、寻找解方。
至于你的上级"如何说话"(暴力与否)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你的。你唯一能做的,是选择不要用暴力语言让对话变得更加恶化。对于身为主管的人,我會推荐结合"非暴力沟通"和"教練式領導"這兩種說話方式,更能有效引導下屬解決問題、養成思考能力、激勵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