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虽美味,食用需谨慎!
小龙虾虽美味,食用需谨慎!
炎炎夏日,小龙虾成为夜宵摊上的绝对主角。然而,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事件,让不少食客心存疑虑。江苏疾控中心发布提醒:食用小龙虾需谨慎,每次食用量不宜超过10只,过敏体质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格外小心。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由肌肉损伤引起横纹肌细胞破坏和崩解,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其典型症状包括肌肉疼痛、无力和酱油色尿,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小龙虾为何会引发横纹肌溶解?
目前,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水域环境:长江中下游及其分支流域的野生小龙虾,或在洪涝灾害期间,养殖用水引自江水或养殖场被洪水漫堤倒灌的人工养殖小龙虾的风险较高。
化学物质污染:部分商家使用“洗虾粉”清洗小龙虾,其中含有的草酸等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个体差异:一些人可能对小龙虾过敏,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肌肉组织损伤和横纹肌溶解。
如何安全食用小龙虾?
为了既能享受美味,又能保障健康,建议遵循以下安全食用指南:
选购要点:
选择正规渠道:优先选购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家,避免在路边摊贩购买来源不明的小龙虾。
检查外观:新鲜的小龙虾外壳干净、色泽均匀,虾头虾尾紧密连接,尾部弯曲有力。
判断活力:鲜活的小龙虾四肢完整、活动敏捷,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储存与烹饪:
活虾储存:当天食用的小龙虾可先放入清水中暂养几小时,让其吐净体内污物。隔天食用的应捆扎后置于冰箱冷藏室,3-4天内食用完毕。
熟虾保存:熟制小龙虾如不立即食用,应沥干水分后用保鲜袋装好,放入冰箱冻藏室保存。
彻底煮熟:烹饪时必须确保小龙虾完全煮熟,一般需用100℃水煮制10分钟以上,可通过观察虾体颜色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煮熟。
食用建议:
适量食用:每次食用量不宜超过10只,过敏体质者和痛风患者应谨慎食用。
去除虾头虾线:小龙虾的大部分器官集中在头部,易蓄积重金属和污染物,建议去除虾头和虾线后再食用。
注意观察:食用小龙虾后24小时内如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四肢肿胀、酱油色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者:对海鲜类食物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小龙虾,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痛风患者:小龙虾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限制摄入量,以免加重病情。
孕妇与儿童:孕妇和儿童在食用小龙虾时应注意适量,并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或刺激性的口味。
小龙虾的营养价值
小龙虾不仅美味,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优质蛋白:小龙虾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且易于人体吸收。
微量元素:富含锌、钙等矿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低脂肪:相比其他肉类,小龙虾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维生素: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对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和红细胞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小龙虾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但食用时需谨慎。通过选择正规渠道、确保新鲜、彻底煮熟、适量食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同时,特殊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食用,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