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访加纳,带回神奇神秘果
周恩来总理访加纳,带回神奇神秘果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加纳共和国。在那个中印关系紧张、美苏封锁的年代,这次访问不仅展现了中国外交的智慧与专业,更带回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神秘果。这种原产于西非的热带灌木,因其独特的味觉特性而被加纳视为国宝级植物。
神秘的味觉魔术师
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又名变味果,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常绿灌木。其植株高约3-4.5米,枝干灰褐色,叶片呈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革质且有羽状叶脉。每年4到10月份开白色小花,花后结出椭圆形的红色果实,长不过2厘米,外表看似普通,却藏着令人惊叹的神奇特性。
这种果实含有一种特殊的糖蛋白——神秘果素(Miraclin)。当你品尝一点点神秘果后,接下来的半小时内,任何酸性食物都会变得甜美可口。这种神奇的味觉转变,源于神秘果素对味蕾的巧妙作用。它能暂时改变味觉感受器对酸味的感知,让酸味转化为甜味,仿佛施了魔法一般。
从异国他乡到中国土地
1963年,华南植物园的陈封怀等人赴西非访问时,首次将神秘果引种回国。次年,加纳使馆又向华南植物园赠送了神秘果种子。这种国宝级植物,无论在西非还是中国,都受到严格的保护,禁止出口。
在中国,神秘果主要种植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它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在食品加工领域,神秘果被用于开发各种功能性食品,如糖果、饮料等。其药用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常用于缓解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痛风、尿酸、头痛等症状。果汁还可用于消炎消肿,种子可解心绞痛、喉咙痛、痔疮,叶子泡茶或做菜能保护心脏、美颜瘦身、排毒通便、解酒。
经济价值与应用前景
神秘果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其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云南,神秘果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一部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志常介绍,目前全国黄皮种植面积约30万亩,海南黄皮种植面积约2万亩,产量大约1000万斤,年产值大约8000万元。随着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提升,神秘果的市场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从一粒种子到一片产业,从外交礼物到经济作物,神秘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非友谊的深厚,也展现了这种神奇植物的独特魅力。如今,神秘果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征服了中国消费者的味蕾,更以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潜力,展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