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咳嗽高发季,中华医学会教你科学止咳
秋冬咳嗽高发季,中华医学会教你科学止咳
秋冬季节,咳嗽成了许多人的困扰。据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英为介绍,秋冬转换之际,天气温差变化显著,许多人因此遭遇咳嗽的困扰。面对咳嗽,不少人抱有“扛一扛”就能自愈的想法,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可取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秋冬季节容易咳嗽?
秋冬季节咳嗽高发,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气温变化:秋冬季节温差大,冷空气刺激容易引起气道收缩,引发咳嗽。
空气干燥:秋冬季空气湿度低,干燥的环境会刺激喉咙和气管,导致咳嗽。
病毒感染:秋季是感冒和流感的高发季节,病毒感染是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
过敏原增多:秋季许多植物开花,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加,对于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来说,容易引发或加剧咳嗽。
空气污染:秋冬季节,空气中的粉尘和颗粒物增多,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引起肺部疾病,还可能导致气管炎等,从而伴有咳嗽。
科学止咳怎么做?
1. 正确就医是关键
不要急于止咳:咳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如果一开始咳就用药“镇住”,可能不咳了但感染没有得到控制,或者呼吸道的异物、刺激物没有通过咳嗽及时排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会越来越多,甚至引起气道的堵塞,还可能诱发新的细菌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支气管炎或肺炎。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万能的,只能针对细菌感染,并且每一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也不太一样。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咳嗽来说,是否有必要服用抗生素,需要根据咳痰痰液的颜色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咳出的是白色痰液,大概率不是细菌感染。但是如果痰液颜色发生变化,从白色转变成黄色甚至金黄色,就需要警惕是病毒感染后合并细菌感染,需要联合抗细菌药物。
2. 日常生活调理
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有助于缓解干燥引起的咳嗽。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避免在空气质量差时进行户外运动。
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心态:长时间心理紧张不仅会影响身体恢复,从中医角度来看,情绪不佳还可能化火伤肝,进而影响肺脏。因此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参与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促进身心舒畅。
3. 饮食调理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便于排出。
食用润肺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有助于缓解干咳。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补充蜂蜜:蜂蜜具有抗炎和镇咳作用,可缓解喉咙不适。
4. 中医调理
连花清咳片:由麻杏石甘汤和清金化痰汤加减而成,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膏方调理: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可在夏季使用中药膏方进行调理。
穴位贴敷:通过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可改善咳嗽症状。
常见误区要避免
咳嗽不会导致肺炎:咳嗽和肺炎是不同的概念,如果病毒感染没有引起肺炎,无论怎么咳,都不会咳成肺炎。说到底,咳嗽仅是疾病的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咳嗽可以由感冒、肺炎等各种原因引起,但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
痰色变化才是关键:绿痰并不一定是绿脓杆菌感染,还可能是其他多种原因导致,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
不要滥用止咳药:如果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不建议过早使用止咳药。如果咳嗽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抗生素只能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无效。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增加。
面对秋冬季节的咳嗽困扰,科学应对是关键。通过合理就医、生活调理和饮食调养,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记住,咳嗽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不要急于止咳,找准病因才是根本。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