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沪漂过年回家or留城?
北漂沪漂过年回家or留城?
春节前夕,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再次迎来“留”与“走”的抉择时刻。据统计,2023年上海户籍人口增加10.54万人,2023年落户人数达78290人,2024年截止到11月第一批公示落户总人数为69550人。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是留在城市过年,还是回家乡与亲人团聚?
经济压力:留城过年的首要原因
对于许多北漂沪漂来说,经济压力是选择留城过年的首要原因。小红书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北京打拼几年,我好像‘应该’每年都有成长有进步、才配得上别人眼里的‘衣锦还乡’。我‘应该’给亲戚家的孩子带礼物分红包,做好他们眼中的‘榜样姐姐’。”这种压力让许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避免面对家乡的种种期待。
社交负担:难以承受之重
除了经济压力,社交负担也是许多年轻人选择留城过年的重要原因。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写道:“过年回家焦虑,因为熟悉的环境变了、话题变了、身份也变了,我不再是独立而有秩序的我,而是可能会被审判、被评价甚至被指责、被施压的我。”这种社交压力让许多年轻人宁愿留在城市,也不愿面对家乡的种种期待。
职业发展:错过机会的成本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春节假期正是完成重要工作、提升自我或开展副业的好时机。一位网友表示:“年底工作忙,项目多,回家过年会耽误工作进度。而且,春节期间留在城市,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学习新技能,为来年做好准备。”
留城过年:寻找城市的温度
留在城市过年,并不意味着孤独和无聊。以上海为例,春节期间,上海千古情景区推出了一系列精彩活动,包括新春狂欢、非遗表演、沪剧歌剧等,让留城过年的人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此外,各类社交活动也为年轻人提供了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的机会。
社会反思:关注年轻人的心理健康
复旦大学市场营销学系副教授褚荣伟指出,年轻人在城市中的“悬浮”状态,需要通过营造“家的感觉”来缓解。城市管理者和社会各界应该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通过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便利,让他们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
无论选择留城还是回家,每个决定背后都有其不易。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给予这些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无论他们身处何方,都希望他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