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浪潮下,建筑设计院的职业新机遇
城市化浪潮下,建筑设计院的职业新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设计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1.5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在这一背景下,建筑设计院不仅面临着丰富的就业机会,还需要抓住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以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城市更新:建筑设计的新蓝海
城市更新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以上海为例,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城市更新行动,整合成立了“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该中心业务范围涵盖了近现代建筑保护利用、工业遗产与既有建筑改造、既有建筑提升改造设计,以及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更新单元城市设计、房屋质量评估检测等多个领域。
华东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激表示,作为上海最早参与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设计研究机构,华东院已深耕该领域十余年。此次整合成立的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将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坚强后盾和创新引擎。
城市更新与传统新建工程不同,更注重“留”什么、怎么留、留多少,以及如何处理留下来的部分与新建部分的关系。华东院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主任宿新宝指出,城市更新需要建筑师开展许多传统“设计”之外的工作,如历史研究、功能策划、现状分析、运维评估等,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把控。
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建筑设计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住建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促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在技术创新方面,智慧工地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整合城市地上地下的各类空间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则实现了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
新时代建筑设计师的必备技能
面对行业的新机遇和挑战,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新的技能。首先,设计师需要关注社会公平与环境正义。以克莱姆森大学的“地方伙伴”设计集体为例,他们通过建筑设计解决边缘化社区面临的挑战,其项目“infra”分为四个部分,旨在满足边缘化社区的需求。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强调了建筑师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
其次,设计师需要掌握数字工具的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筑师们能够通过数字平台进行高效的沟通与协作。例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计的三维可视化,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CIM平台则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此外,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知识也是设计师必备的技能。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建筑设计需要更加强调绿色环保与节能降耗。设计师需要全面树立因地制宜、低碳发展、清洁生产、文化传承的绿色发展理念,倡导“被动式技术优先、主动式技术优化”的设计原则。
未来展望:创新引领建筑设计新发展
面对城市化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建筑设计院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实践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装配式建筑设计相关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价值最大化;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设计则推动了建筑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建筑设计从业者而言,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意能力。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对社会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与社区的紧密合作,更好地理解边缘化群体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具包容性的空间。
总体来看,建筑设计院正经历深刻变革,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可持续实践和多元化发展,仍有广阔前景。从业者需不断提升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变化,实现理想中的精英建筑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