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VS安徽:县域经济谁主沉浮?
陕西VS安徽:县域经济谁主沉浮?
2024年全国百强县榜单中,陕西有2个县(神木市、府谷县)进入百强,分别排名第7和第58位,而安徽有1个县(长丰县)进入百强,排名第60位。从百强县数量来看,陕西略胜一筹。
陕西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引领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陕西83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12040.8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8.6%,同比增长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陕西在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创新举措和特色发展路径。
陕西将83个县(市、区)划分为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和生态功能县三类,实施“一县一策”发展策略。例如,府谷县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镁合金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洛川县则聚焦苹果产业,年产量突破110万吨,品牌价值高达883.26亿元。
在政策支持方面,陕西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双10条”,统筹更多政策、资金、力量向县域下沉。同时,通过建立县域首位产业项目库,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前三季度,陕西县域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3亿元。
安徽县域经济:创新布局谋发展
2025年安徽省两会上,“县域经济”成为热词。安徽提出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因地制宜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各地积极响应,布局新赛道。
以长丰县为例,作为安徽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其2023年GDP达到946.43亿元,同比增长14.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长丰县依托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打造特色经济。
在政策层面,安徽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潜力县域城镇化水平,支持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比分析:特色与创新的较量
从百强县数量来看,陕西以2席领先于安徽的1席。在经济总量方面,陕西县域经济总量达到12040.85亿元,高于安徽。但从增速来看,安徽样本县(市)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
在发展路径上,两省各有侧重。陕西更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和差异化竞争,通过分类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各县域发挥自身优势。而安徽则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投入更多,注重培育新质生产力。
结语:互补合作共促发展
陕西和安徽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各具特色,陕西以特色产业发展见长,安徽则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表现突出。两省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互相借鉴成功经验,共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