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ASA、DLR和哈工大人形机器人的航天任务新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ASA、DLR和哈工大人形机器人的航天任务新突破

引用
腾讯
15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3A09QD900
2.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dongmiqa/2025-01-24/doc-inehaaue2802239.s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HUDHVM0556BD9Y.html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71761
5.
https://www.sohu.com/a/756497739_711768
6.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122920.html
7.
https://blog.csdn.net/m0_71627844/article/details/138275784
8.
https://www.cas.cn/zt/hyzt/2024lh/2024qglh_mtbd/202403/t20240308_5007914.shtml
9.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3/12/content_26046256.htm
10.
https://m.douyin.com/share/note/7429491870792682786
11.
https://ir.p5w.net/question/00018932C3868F6D4CDAA83AA90FA2260319.shtml
12.
https://www.jnexpert.com/report/detail?id=2460
13.
https://m.chyxx.com/industry/1204502.html
14.
https://readpaper.com/paper/2161636262
15.
https://www.ncsti.gov.cn/kjdt/scyq/zgckxc/zgcdt/202501/t20250109_192296.html

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正迎来新的突破。NASA、DLR(德国宇航中心)和哈工大等机构在该领域持续深耕,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够辅助宇航员完成各类任务,还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执行危险操作,为未来的深空探索提供了新的可能。

01

NASA Robonaut系列:太空中的智能助手

NASA的Robonaut系列是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应用的先驱。其中,Robonaut 2(简称R2)作为第一款飞向太空的人形机器人,自2011年登上国际空间站以来,已经执行了多项重要任务。

R2的设计初衷是作为宇航员的助手,能够完成舱内外的重复性或危险工作。它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执行各种操作。例如,在空间站内部,R2能够协助处理日常维护工作,如更换空气过滤器、清洁表面等。在外部,它可以在宇航员的监督下执行太空行走任务,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

02

DLR轮式人形机器人:地面应用的创新选择

德国宇航中心(DLR)开发的轮式人形机器人Justin,为航天任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双足人形机器人相比,轮式设计在移动速度、能耗、负载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适合在规整、平坦的环境中执行重复性高的任务。

Justin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AI系统,能够自主导航并执行复杂的操作。它的手臂设计灵活,可以精确抓取和操作工具,适用于航天器维护、空间站建设等任务。此外,轮式设计还降低了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使其更具经济性。

03

哈工大:中国力量的崛起

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HIT)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领跑。目前,哈工大正与多家企业合作推进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虽然具体进展尚未公布,但可以预见,这些研究将为未来中国在太空探索中的机器人应用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哈工大与博实股份合作研发的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尽管目前仍处于原理样机阶段,但该项目展示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技术问世。

04

航天任务中的实际应用

人形机器人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例如,五指灵巧手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能够执行更加精细的操作。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机器人可以协助搬运物资、安装设备,甚至在宇航员休息时独立完成一些维护工作。

在未来的深空探索任务中,人形机器人将发挥更大作用。它们可以提前部署到火星或其他星球表面,为人类建立初步的生存基地。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机器人能够承受宇航员无法承受的条件,执行高风险任务。

05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美元。在中国,这一市场预计将在2029年达到750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仍需克服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机器人的稳定运行,如何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以及如何解决长期任务中的能源供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总体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应用。NASA、DLR和哈工大的最新进展表明,这些智能设备将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人类征服宇宙的重要伙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